第1481部分 (第1/4页)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产生了一个历史事件的分歧。即有一部分人认为,后来魏明涛淡出中国政治,是因为他的主观原因,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魏明涛淡出中国政治,是客观原因,而不是他的主观原因起到了作用。当然,双方都可以证明他的观点,但是从一个更为公正的角度来看,其实这是两种力量的联合作用!

从魏明涛的主观原因来看,他不接触政治,而且尽量远离政治的想法是很成熟的,这一点不需要有任何怀疑,早在他担任战区司令官的时候,魏明涛就有这方面的打算了。不然的话,在战争期间,他也不会来一次大起大落,同时在战争之后,也不会急于躲回家,而不与外界联系!当然,一个人的主观态度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正如魏明涛自己所说的,他身在江湖,就不由他自己做主了!同样的,如果魏明涛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宰他的行动的话,那他为什么要在柯敏明抛出军政改革的时候站出来,成为军队的领袖呢?

从客观条件来看,引起这个争议的就是这次的事情!当魏明涛决定把那么多牵涉进来的将军们排除在政治斗争的大门外的时候,他确实得罪了柯敏明,但是,他却得到了所有将军的支持!这个力量是不能忽视的,而这也是多数人认为,为什么柯敏明回在自己下台之后把魏明涛也“拖”下来的主要原因了,因为柯敏明从本质上讲,他是一个军人,而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柯敏明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自然要提防着所有的军人,防止军人掌权!而当时,韩誉的能力不足以控制魏明涛,即使柯敏明十万个原因相信魏明涛没有政治野心,但是他并不会去冒险,因此,在他将政府的权力移交给韩誉的时候,自然也就要把魏明涛扳下来,同时放一个更好控制的将军上去配合韩誉的工作!

其实,也更不难理解,为什么余彬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只坐了两年,随后就退了下去了!因为余彬与魏明涛有着特殊的关系,而且可以说是魏明涛心腹。如果余彬不退下去的话,那么魏明涛仍然有足够的能力来施加影响力,从而威胁到政府的稳定!当然,最终让余彬下台的不是柯敏明,而是韩誉!

正是这一点,让大部分人都相信,魏明涛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而这对于一个职业军人来说,是能够直接威胁到他生命的事情!当然,这也让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魏明涛当时要急着退下去的原因了!他在这个高位上所做的事情已经太多了,即使他赢得了军队的支持与信任,但是却无法赢得政治家的支持与信任。结果是很明显的,柯敏明因为可以驾御他,所以能够容忍他,并且利用他的能力来为政治服务。但是,韩誉可能驾御魏明涛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而这就存在了一个问题!只要柯敏明退休了,那么韩誉要想保证他手里的权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魏明涛这样的对他能够产生严重威胁的将军都铲除掉!

从这一点上来看,魏明涛也是相当精明的,他没有让别人把他赶下来,而是选择了主动撤退!

这也就给他留下了一世英名,而不是成为政治牺牲品,不是被历史篡改!当然,魏明涛的行动也很及时,这一点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将军能够做得他那么好!即使当时公认了的仅次于他的余彬都没有看得这么清楚,两人的结局是完全不同的!通过这种对比,也许就更加清楚魏明涛的政治觉悟能力到底有多强了!

从这些分析上就看得出来,魏明涛的隐退,不是一个单独作用力的结果,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结果!当然,我们不得不感叹,一个军人能够在那个时代做出这种明智的选择,要知道,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中,世界局势处于一个极为动荡的阶段,而军人掌权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而大部分军人在处于高位的时候,并没有魏明涛那么的明智!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有着政治野心,而且总自认为能干的军人,其实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历史在评价魏明涛的时候,总是强调了他的军人特征与军人身份。当然,这是魏明涛的第一身份,而且也是他最重要的身份,是他最为光彩夺目的身份。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忘记,魏明涛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也许,是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如果魏明涛不是一名将军,而是进入政坛发展的话,也许他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要比他在战场上取得的成功更加的丰富与伟大!

魏明涛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我们将军政改革的功劳都记在了柯敏明的身上,知道韩誉是柯敏明的接班人,继续推动了政治改革,以及后来的多位中国国家元首都在这条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