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部分 (第1/4页)

差不多了。所以,新德里并没有受到多少空中威胁。而最为严重的是,巴基斯坦此时并不同意向新德里发动进攻。因为巴基斯坦已经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巴基斯坦政府的官员也知道,以他们的能力,控制住现在的地区就已经非常勉强了,而要攻占新德里,这对巴基斯坦并没有读少好处,只能激起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全面战争,如果中国在达到目的之后撤回了志愿军的话,那巴基斯坦是没有能力应付印度的全面战争的。所以,巴基斯坦拒绝了向志愿军提供后备部队的要求。所以,所有任务都必须要由志愿军来承担,这根本是现在志愿军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其实,从政治意义上来讲,攻占新德里也没有多少好处。如果志愿军攻占了新德里,将会把印度逼上绝路,而这为中国最后通过谈判来解决这场战争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再看国际方面的形势,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彻底的击败了印度,而且占领的印度领土已经够多了,而中国要是还不知道收手的话,将引起绝大部分国家的反感,此时欧洲就已经向中国明确表示,如果中国还要将战争扩大的话,中欧关系将受到严重破坏。所以,适时的结束这场战争,才能够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利益。

在这些要求下,即使志愿军还在向新德里推进,但是已经不大可能对新德里发动全面进攻了。而现在的目的只是牵制住在新德里的印度军队,为东部战场减少压力。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新德里的威胁,为中国在谈判桌上拿到更有利的位置,同时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提供条件,斜坡印度接受中国开出的停战条件。当然,即将开始的这场谈判绝对是不轻松的,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极有可能是一场边打边谈的谈判。所以,在战场上保持有利的地位,对谈判能够起到很大的贡献。所以,现在志愿军保持对新德里的压力,而不发动大规模进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再看东部战场,在攻占了提斯浦尔之后,解放军已经解决了36军进攻中的障碍。随着一个远程炮兵师(配备了540门射程在50公里以上的远程火炮,120门射程超过100公里的火箭炮,以及50具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器)的到来,对印度东部战区后方交通线的打击也全面开始了。

为了保证这个远程炮兵师能够持续作战,大批的备用零件以及炮管被空运了过来。而且,至少有20架大型运输机以每天2架次的速度向前线机场运送着弹药。这样,每天至少能够补给2000吨弹药,但是这还是不能满足炮兵师的消耗!

当然,在受到威胁之后,印度向东部战区前线输送物资与部队的速度大大的减慢了。而在算是勉强满足了进攻条件的情况下,36军也开始行动了。

从因帕尔出发之后,36军在得到了全面空中支援之后,向正对着它的4个印度装甲师发动了冲击。虽然,从坦克数量上来看,36军还不到这4个印度装甲师的30%,但是,36军装备的都是中国最新式的07式,经过了数字化改进的坦克。而且还有空中支援,而且占据了进攻的主动权。所以,在局部地区的战斗中,36军的坦克部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在部队间的配合,以及空地配合上,36军的突击能力绝对是印度军队所无法抵挡的!

而此时,罗开也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没等他部署好下一步的作战任务的时候,国内也送来了一条消息,让他立即回国述职,很明显,在提斯浦尔的战斗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看来罗开这次回国将是困难重重了。

同时收到回国述职命令的还有许常青上将。虽然志愿军的战斗非常经典,也让中央很满意。但是现在巴基斯坦军队屠杀印度平民的事件也暴光了。而作为前线总指挥,许常青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他被招回国内,要面对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事。

两为上将将部队的指挥工作交给自己的参谋长去负责之后,都急匆匆的蹬上了回国的班机。不知道,在他们前面,等待着他们的是热烈的人群,还是冷酷的宪兵呢?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六章 民族政策

关于提斯浦尔的那场战争,现在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解放军已经在战场上战局了绝对的优势,而且志愿军在印巴战场上也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使解放军不攻占提斯浦尔,而将兵力转移到正面战场上去,照样能够压制印度军队,能够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且在谈判上胁迫印度将中国需要的东西交出来,而避免平民的巨大伤亡。而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西方的学者。当然,他们更多的是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