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起一支近20万人的地面部队,基本上压倒了台湾军队在人数方面的优势,可以发动大规模的穿插包围作战,将战役的主要方向转移到对台湾有生军事力量的打击上,为最后的统一铺平道路。如此一来,台湾战争将进入最后的阶段了。

同时,112师已经完成了对空降15军被围部队的营救行动,在台湾中部平原的腹地打下了一枚钉子,牢牢的钉在了南投附近。113师在得到了39军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援助之后,也已经完成了对台中县的包围,正在准备发起最后的总攻。另外,负责对台中港进行收复任务的54军两个机械化步兵师与快速反应师也已经完成了战役目的,正在配合工程兵恢复台中港的功能,准备迎接更大批的军队到达。而作为最新到达台湾的21军,其一个快速反应师,1个旅在得到了39军1个旅的支援后,如同一把匕首一般的向台湾中部山脉插了过去,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仁爱西面约15公里处,预计在两到三天的时间内,就将完成对台湾中部平原的切割任务。从整个战场布局上来看,解放军攻台部队在得到了大规模的增援后,已经恢复了其强大的战斗力,正在尽力扩大战果,以应付即将到达的日本军队的威胁。

从双方的损失上来看,这两天的战斗中,解放军攻台部队因为猛烈的进攻,虽然得到了近程炮兵的大力支援,但是在进攻的火力上,更加依靠的突然性与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所以,在伤亡上并不小。特别是负责进攻台中县的两个师以及最先开始穿插作战的21军及39军1个旅的减员已经非常的严重,必须马上进行补充,或者由别的部队代替。而即将到达台湾的26,就正是来替换与协助这两支部队的。

台湾军队的伤亡就更大了。负责围攻空降15军的台湾234重装步兵师因为没有估计到112师能够这么快的就突破他们身后的那个预备役师的防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被112师某部突破了其包围圈,最后在空降15军剩余部队以及迂回包围的112师的里外夹击下,吃了大败仗,在抵抗了不到2天之后,由台湾少将师长带领残余各部投降。这是台湾战争打到现在,解放军击溃的第一支台湾师级部队,也是台湾第一个整体投降的师。

在别的方向上,台湾军队受到的损失一点都不比这里小。防守台中港的2万多台湾军队,在外援无望,又打不过解放军的情况下,化整为零,分散到了平民中。虽然,他们给解放军的后继行动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但是大多数的台湾士兵都选择了放下武器,等待战争结束。也就是说,这2万多人的台湾军队虽然没有整体投降,但是效果也差不多了。而在防守台中县的那2万多台湾军队里,虽然暂时还没有被解放军攻破其防线,但是结局已经注定,就算这时候日本能够派部队来,在解放军坚决的进攻下,肯定坚持不过几天了。而且现在台中县是被里外三层围了个死,即使解放军考虑到里面的台湾平民,而没有断绝水源,但是电力供应已经被切断,食物储存也不多了。所以,即使这支军队有心要坚守危城,恐怕那些百姓也不会同意。相对来说,防守台湾中部平原通往中部山脉的3万多台湾军队的损失并不算是很大,因为21军的主要任务就是穿插,切断这些台湾军队与北面的联系,并没有将主要力量用在打歼灭战上。但是,等到通往北面的通道被完全切断之后,这些台湾军队的下场仍然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从双方的损失来看,战争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朗。虽然解放军承受着巨大的伤亡,但是却有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到了战场上去,其攻击力是越来越强大。而台湾方面,却因为损失得不到补充,即使能够困守某些城市,那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奋斗”了。而在里外无援的情况下,防守台湾中部的第10军团,上下15万的台湾军队肯定避免不了最后被歼灭,后者缴械投降的结局。

而这时候,当解放军即将完成切割台湾,将台湾地面防御体系分割成南北两部分的情况下,就必须要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

按照最先的作战计划,这时候,台湾南部的第8军团已经起义,并且分担起了维护地方秩序,协助解放军对付那些台独份子了。但是,直到开始前的一刻,台湾第8军团仍然没有动静,这让罗开非常的着急。如果这些台湾军队不起义的话,即使他们暂时按兵不动,不会对解放军构成威胁,但是解放军却不得不防着一手,并且需要更多的部队来维持解放区的秩序。而这就必然导致对北方的主要进攻方向上的兵力出现问题。

现在,问题已经解决,只要这支台湾军团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