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国市场却几乎没有尽职调查。公司总裁告诉我:“这是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因为机会(指在越南的生产许可证)很难得,该公司是因为与发证机关的关系才搞到许可证的。最后,这个企业的国际动态因素如:对于公司投资计划的商业化至关重要的韩国品牌;外国市场顾问和相应的市场参与者,目前由于缺乏调查研究信息,这些还都是未知数。

相应地,考虑进入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和生产的外资企业面临着同上述中国公司类似或相反的情形。可以说二者(对内和对外投资)都是似是而非的矛盾体。

在中国经济历史上,同政府和商界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一项投资或者一个企业的成败。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中,包括知识产权(IPR)、国内分销权、技术工人的整体教育程度等诸多问题,对于投资和交易问题而言,是否是次要考虑因素呢?

这里也许我们的分析演化成为了双重的,将中央政府与省市级的政策和指令区分开来了。为什么?

也许中国中央政府很清楚地知道现状,而省级政府要么不怎么关心,要么不承认这一现状。那就是,由于至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一直是低技术或非技术产业,这个政治经济体的商业地平线上正在酝酿着变化:由于日趋增加的价格压力和外国市场的竞争,中国必须发展其高技术产业和市场。现在的问题不再是“为什么”,而变成了“如何”:如何吸引外商参与?如何为促进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而规划国内融资?

知识产权风险和劳动力技术水平低下由来已久,这两个方面在过去30年里一直困扰着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因此,外商在技术产业领域的投资会越来越受经济发展的转化过程所支配(可能国内的融资也同样如此——因为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层次的少数股份持有者)。结果,这些“关系”(比如上文中能源公司所有的关系)都会体现在涉及外资的“资产负债表”(或资源平衡表)上,被系统地转化为客观而具体的项目,就像其他的公司事务一样;就像从会计学角度将某些别的企业事务转化为“企业信誉”和“转移定价(或预约定价)”的量化价值。

更大的舞台创造更多的财富(3)

因此,当读者细读下列尽职调查表中所列的话题时,请记住和思考这一点:尽职调查项目的挑选、时间的安排、计划、演示、分析和审阅,目的应该是帮助正在寻找研究对外和对华投资策略的各类投资者了解真相。必须弄清既定交易各方的交易动机真相,比如某国外市场中的某商务计划真相。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了真相,您个人(无论是决策者、企业领导,还是外国投资者)才可能完全掌握投资金融活动中的转化艺术。投资金融活动瞬息万变,其重中之重是最大限度地转化投资机遇和市场价值,并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相关风险和损失。

尽职调查

当中央政府发文表示“将对污染企业实施惩罚,对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时,一篇题为“中国警告外国污染者”的文章出现了。

这一警告出现之前,检查结果发现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和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排放污水中的化学物质超标。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位官员说,“这两个公司都曾有环境污染问题;它们是被随机抽样查出的、被检查的仅有的两家外国公司”;他表明将“加强监管”。

该文章引用“分析家”的话说,“发出这一警告的原因很可能是国人的担忧,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的担忧,由于中国国内的生产成本低、就业需求急迫,外国的污染性产业得以进入中国。”

中国对外国公司执法一直比对国内公司执法更严,今后(至少是可预见的未来)也会一直如此。如果您的公司造成污染,中国可能宁愿你离开。再者,以外国公司作为追逐目标也是更受欢迎的政治策略。

一个全球500强零售企业正在中国开设分店,建立每个环保分店的成本也许是25 000美元,达到或超出美国最为严格的环境法律标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强,现在建立环保的分店比将来转型的成本更低。

由于人们对于环境问题非常敏感,如果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的环保程度不如别处,中国公民可能因此产生愤怒。

法律、运作监控机制以及执法行动构成某一产业的监管制度,而这三个方面会产生各种区分性尺度和指标。请思考:尽职调查过程如何量化和评估这些尺度和指标呢?

在设计对外(或同时对内的)投资活动的资金注入和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