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页)

金仍然只是投资领域的一个小部分。

两个新现象。一个是,西方政府称,他们在战略资产方面胃口越来越大。第二个是一些国家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引起西方政府的猜疑。许多时候,这两个因素同时出现,但是引发的政策问题却有重要的差别。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Summers)在《金融时报》上发出警告,指出了政府控制的实体拥有工商企业所附带的风险。“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取决于股东使得公司最大限度地增加其股份的价值。人们并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是否是政府作为股东的惟一动机。他们可能想看到本国公司有效地竞争,或者获取技术,或者获得影响。”萨默斯总结说,如果主权基金通过中间资产管理经理进行投资,由这些经理负责拿出最好的对付风险的回报方案(就像他们对捐款和养老金的管理负责一样),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更大的舞台创造更多的财富(19)

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加滕(Garten)接着呼吁更高的透明度,使得各基金必须每年两次公开经国际审计的组合投资报告,并且公布投资组合和企业管理的细节。他还建议,外国政府持有西方公司的股份应该限制在20%以内,此外,西方投资者在对应国也应享有互利机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被授予起草主权财富基金的行为准则的任务,IMF的首席经济学家将这些基金描述为“黑匣子”——使得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着未知的风险。可是,即使在那时,情况也在变。

国际货币基金在2007年秋季会议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该基金早就建议商品出口者未雨绸缪。主权财富基金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十分明显:2007年年末几个月信用危机在世界资本市场蔓延。几个世界级大银行发现他们收购了数百亿的坏账之后,发现需要重建他们的资产负债表;这时,主权财富基金就出手投资了。

第一次大营救发生在2007年11月。当时,美国的花旗银行从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筹资75亿美元。12月,瑞士的瑞银集团(UBS)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筹集了110亿瑞士法郎,并从一个沙特*投资者那里筹资20亿瑞士法郎。紧接着,摩根大通公司从中国投资公司筹资50亿美元。就在2007年圣诞节前,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同意投资44亿美元购买美林公司的股票,以期2008年3月底可再购买6亿美元的股票。另外,上面还提过,花旗集团和美林获得了科威特投资机构的50亿美元投资。

透明度是一个问题。没人指望对冲基金或者像巴非特这样的投资者在他们行动前就告诉我们他们计划的一切。但是,如果他们对于自己的策略更加公开,例如像新加坡的基金那样,那么人们就会减少对于SWF意图的众多恐惧。

除了避免保护性反冲对SWF的伤害,还曾经有过类似对抗性反冲的行为,需要防范。例如,中国投资30亿美元购买布来克(黑石公司)的首发股票,几周内其市值就下跌三分之一。其实,那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好的投资(只要该基金有明确的长期目标)。

实质问题是SWF如何管理它们的投资。这些投资是专业化的商业行为呢,还是像国有产业一样:官僚作出了糟糕的投资决定,导致资本分配不当?SWF是否太消极被动?他们是坐拥资产而不关心投资管理是否良好呢,还是明智、积极地干预投资呢?

许多SWF已经使用独立的经理人,让经理人管理至少部分的资产;另外一些也逐渐意识到有必要这样做。例如,在中国指定用于海外投资的700亿美金中,至少一半将通过国际基金管理者进行管理。

随着东方经济力量的加强,SWF将在全球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希望有一个安宁的投资环境,这样有利于产生良好的投资决策并获得各方的理解。

正在评估对外投资和事业的中国公司,如何利用SWF投资模式和关系来提升其市场潜力和商务机遇?

国家决策者如何更多地将主权财富基金政策与QDII活动结合,以利对外金融和投资效率的提高?

银行业的新组织模式:美国

三个发展动态对于当代美国的银行和金融体制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1)世界货币、金融体制和网络的全球化。苏联解体后的地缘政治影响和其后的技术进步;以及双边和多边的政府协议,使得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