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 (第2/4页)

“……一般而言,国内学界理解金融学,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其原因大致有二:在视资本、证券为异类的历史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银行业间接融资是金融实践的中心内容。与此相适应,针对银行体系的货币金融研究成为金融学绝对主导。二是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国策导致将对外贸易加强,国内高校相应大面积开设以国际收支和贸易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专业。

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基于以上两大学科界定的金融学,今天看来却恰恰不是金融学的核心内容。西方学界对金融学的理解,集中反映在两门课程: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二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总体观之,国内所理解的金融学,大抵属于西方学界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而西方学界所指的金融学,就其核心研究对象而言更侧重微观金融领域。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金融学分为三大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这种界定对于澄清目前中国学术界的金融学定义之争应有所帮助。”

第二部 风雨信贷科 第311章 如鱼得水

老师新颖的讲解,顿时打开了姜枫的视野,许多之前还比较模糊的概念,顿时都变得清晰无比。他一边飞速记录着,一边露出津津有味的神色。

授课老师很快注意到了姜枫异于其他学员的神情,那是什么?那是如饥似渴,是如鱼得水,更是一种食髓知味的神情。这种表情她在党校学员中从来就没有见到过,倒是在那些金融专家学者们身上看到过,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眼前这位年轻的异常者是一位对金融学有深入研究的内行。

观察姜枫的同时,她还没有忘记了自己的主要任务,继续讲解道:“微观金融学也即国际学术界通常理解的金融学,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三个大的方向,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高学院的金融系内。微观金融学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和国际学界差距最大的领域,急需进攻;

国际学术界通常把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称为宏观金融学,我个人认为,宏观金融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等等。这类研究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和经济系内。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专业涵盖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

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在中国有特别的意义,这是因为微观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而这样地市场在中国尚未建立,所以公司和投资者都受到更大范围的宏观因素影响。

下了课,姜枫仍然坐在位置上,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老师在前面归拔着教案,学员们除了姜枫外都走了。老师走下讲台,来到姜枫身边。笑吟吟的望着他,柔声道:“这位学员,我能够请教你的姓名,单位吗?”

姜枫急忙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老师,我是明和省春江市商贸银行的,我叫姜枫。”

姜枫?老师感觉这名字非常隔离,略一沉吟,忽然问道:“你是不是曾经任过蓿县商贸银行行长?”

姜枫非常惊讶,说道:“老师怎么知道我曾经任过蓿县行行长?”他等于变相的回答了老师。

老师忽然笑了起来,没有回答姜枫的问题,而是做起了自我介绍,“我知道了你的情况,为公平起见。你也应该知道我的情况。我叫云淑贤,在这里我是客座教授,目前我就职于中国金融协会……”

听见她的名字,姜枫的脸上立刻就现在激动地神情,眼里自然流露出一股崇敬之色,云淑贤那可是金融学术界的泰斗啊,也的职务可多了,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可以威震整个金融界地,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她,他恭敬地说道:“能在这里遇见云老师。真是学生毕生的荣幸啊。”这决不是虚话,而是发自肺腑之言。

云淑贤微微一笑,柔声道:“若说荣幸,我也非常荣幸啊,几年前我就想见你了,你在蓿县行所做的金融改革,对我可是非常有启的啊。嗯,中午到我那吃吧,我们好好聊聊?”眼里流露出殷切。

姜枫想到那《学员管理40条》顿时,露出为难的神色,笑道:“云老师。我是非常希望能聆听您的教诲。不过,我是很难请假离开这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