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时逃亡,流浪了二十年。

姬重耳是五霸中的第二个霸权的创业霸主,在晋国内部不断的动乱之后,本没有这个可能性。但他当上国君不久,就碰上两个机会——正应了中国一句谚语:“好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

第一周王国的宫廷发生丑闻,第二十任王姬郑的妻子翟后跟姬郑的弟弟姬带私通,被姬郑发现。没有几个男人对绿帽子不起剧烈反应的,何况他又是一个国王。姬郑把翟后废掉,还要逮捕姬带,姬带逃到翟国(山西吉县西北),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翟国国君说的大大光火,派出军队随姬带前往洛阳,去搭救囚禁中的女儿。姬带于是攻陷洛阳,立翟后当王后,自己称王。姬郑既失去妻子,又失去宝座,狼狈地逃到郑国的汜城(河南襄城),四顾茫然,前途暗淡。在过去他可以向霸主姜小白呼吁,现在姜小白去世,已没有霸主,他面临的是一个绝望的局面。姬重耳迅速地抓住这个机会,发兵勤王。姬带不提防这个奇袭,于是跟翟后一同被杀,姬郑复位。

第二周王国内乱平息后的第二年,楚王国率领它的加盟国联军,进攻宋国。宋国向晋国乞援,这是推尊霸主的一种强烈表示。姬重耳面临抉择,这一次的对象不是花花公子姬带,而是庞然大物的楚王国。但是他如果畏缩,他便得安于第二流国家的地位。最后,他决定出兵。为了先解宋国之围,他逞行攻击楚王国的东方尾巴国卫国(河南滑县东)和曹国(山东定陶)。两国原来都是齐国的尾巴国,现在却成了楚王国的尾巴,可看出楚王国在姜小白死后只不过九年时间内的凌厉发展,这种发展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遏止。楚兵团总司令成得臣放弃宋国,西上捕捉晋军的主力。纪元前六三二年,两国在城濮(山东鄄城)决战。楚王国大败,成得臣自杀。史学家称这场决战为“城濮之役”。

晋国霸权自此确定。

姬重耳于纪元前六二八年逝世,在位只九年,只有姜小白在位四十三年的五分之一。但姜小白身死霸灭,姬重耳身死之后,霸权仍然继续。因为姜小白所仗恃的只有一个管仲,管仲和管仲的继承人都先姜小白而死。而姬重耳死后,当初跟随他流亡在外的一批干部,称为“六卿”的六大家族所组成的统治集团,却一直稳定的存在。所以晋国霸权不像齐国那样,一堕即碎。而是长期的,屡堕屡起,虽有衰退的时候,却不断重振。

五 秦国短期霸权

五霸中的第三霸是秦国,国君赢任好介入国际社会,比姬重耳早,但他的逝世却在姬重耳之后。

姬重耳逝世后的明年(前六二七年),赢任好命他的总司令百里孟明统率精锐的秦兵团,向郑国发动突袭。原来秦国有一小部份军队驻在郑国协防,他们看到郑国转向晋国亲善,大为吃醋,就向秦政府密报说,他们现在正保管着郑国城门的钥匙,如果突袭的话,就可以把郑国并吞。然而这件事在那个时代有极大的困难,秦国首府雍邑(陕西凤翔)跟郑国首府新郑(黄帝王朝姬轩辕的故都,河南新郑),航空距离六百公里,沿途尽是穷山恶水和羊肠小道,急行军也要三十天以上,不可能完全保密,果然,秦兵团到了距郑国还有八十公里的滑国(河南偃师东南),消息已经传播开来。郑国一位商人弦高正赶着一批牛群去洛阳贩卖,立即伪装为郑国的使臣,把牛群赶到秦兵团军营,宣称奉了郑国国君的命令,前来犒军。百里孟明大吃一惊之余,只好支支吾吾告诉弦高说,他的目标不是郑国而是滑国。为了证明他不是说谎,就突袭倒霉的滑国,把它灭掉,然后撤退。

惨剧发生在撤退途中,洛阳以西一直到关中地区,有一座东西绵延一百八十公里的崤山山脉(二百年后纪元前五世纪,秦国完全控制晴山后,在它的西端筑起闻名天下的函谷关,作为秦国东方的大门)。崤山山脉主峰一千八百五十米,峰下群山开裂一线,悬崖绝壁,世称“崤山峡谷”,只有一条仅可容纳一辆战车的小道,傍着万丈深渊,盘旋曲折,下不见谷底,上不见天日。秦兵团进击时没有遇到阻拦,而现在却埋伏下晋国大军。秦兵团三百辆战车和三千余骁勇的士兵,到此无用武之地,全军覆没。

世界上假如有一个国家,存心忠厚的不断救助另一个国家的危难,最后反而被凶恶的反噬一口,那就是秦国对晋国了。晋国这次出境邀击,不但是忘恩的,也是不明智的,从此跟秦国结下世仇。

这对赢任好的霸权是一个挫折,幸好晋国国君姬欢在嫡母怀赢(赢任好的女儿)要求下,把被俘的百里孟明以下几个高级将领释放,才再给秦国一个机会。三年后(前六二四年),百里孟明的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