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2/4页)

太妃那里,也会让朕十分烦恼啊。”

说到这里,徽宗看了一眼殿内的几人,点头道:“中书舍人李成,自任舍人以来兢兢业业,深谙朕躬,不但能尽忠于朝廷,更能恪守自身,实为良臣,今日特旨晋为中书侍郎,协助太师替朕打理朝政。”

随着徽宗低沉的嗓音,李成只觉大脑中轰地一声巨响,几乎一片空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蔡京已经挣扎着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叩头道:“皇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高俅也同时上前跪在地上叩头道:“李成并没有十分的才华,却只因一次凑巧的举荐而近身少宰,仅距数人之下,未免又是些急切了。陛下若是想加封奖赏,倒不妨赏给一个爵位,如此才是合适。”

梁师成却站在旁边冷冷地看着连连叩头的蔡京和高俅,并没有做出其他的表示。而这时同样担任中书舍人的何栗却上前昂首道:“皇上,李成在这件事上虽然的确功劳不小,但是就因此而任中书侍郎实在难当大任!”

徽宗看了一眼还在发怔的李成,不满地皱眉道:“中书侍郎一向有太师兼任,平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职权,不过是辅佐太师罢了,如今你们竟然如此反对,真是荒唐!”

说到这里,看到蔡京还跪在地上,有些不忍,不由怒道:“好了,起来吧,这件事真再想想!”

李成这时已经反应了过来,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副职,虽然平日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权责,但是也是四位副宰相之一,位置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却也重要的一个职位。这时徽宗忽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不但把李成吓得不轻,也的确把在场的官员都下了一跳!

正文 第十三章 受封伯爵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5 10:40:32 本章字数:2447

其实最感到惊心的还是李成自己,对于中书侍郎这样重要的职务一向是由尚书左仆射蔡京来兼任的,虽然徽宗宣和以后,中书侍郎的权限有所减弱,却也很少由专人担任。徽宗这个决定,的确大大地出乎李成的意料之外。

不要说那些守旧的朝臣不肯答应,就是一向以徽宗的意思为是的蔡京等人也都不能接受,使得殿内的气氛立刻显得群情激奋。

李成无奈地看着徽宗脸上越来越明显的怒气,他想拒绝皇帝的话,会不会让徽宗感到难堪呢?

思忖良久,眼看着不少人已经按捺不住,都跃跃欲试准备地上前进言,李成只好苦笑一声,上前跪下,诚挚地道:“陛下,李成远自西夏而回,在京中举目无亲,幸得皇上垂青得以委任官职,自从任职以来,李成不敢松懈半分,只希望能竭尽微薄之力。如今自觉没有什么大才,对于皇上的委任,实在惶恐,希望皇上对此事能三思而行。”

看到跪在地上神色诚恳的李成,徽宗皱眉道:“李爱卿虽然没有填词的文采,却能公正地处理政事,先帝当年便曾说过,国家之才不可拘于小节,朕如今乃是为国家选择良臣,并不是选择翰林学士,一个可以大用的中书侍郎,可以让朕省去多少烦恼?”

李成忙拱手道:“陛下的爱惜,李成一生都报答不完,本来的确应当竭力为陛下分忧,但是若担任中书侍郎,引来如此反对,而让陛下为难,微臣情愿不做。”

蔡京没有想到李成会以退为进,有些失望地瞥了一眼徽宗,拱手道:“皇上,李大人说的不错,老臣觉得,中书侍郎乃是除中书令之外,执宰之下最重要的官职,若是贸然任命多少有些不妥,不放再让李大人暂留原职,历练一段时间,再行任命也是不迟啊。”

徽宗想了想,皱眉闷哼道:“也罢,难得李爱卿如此谦虚,你们都看倒了,这次升职就免了吧,不过封赏却不能少,能够这样轻松杜绝匪乱,实在是大功一件,那就暂时封为靖安伯,暂留原任吧。”

李成立刻叩头谢恩道:“皇上天恩,万岁,万岁!”

随着李成的谢恩,殿内渐渐骚动的大臣们终于平静了下来,一些人虽然还是担心,但是也都无法再反对,大殿内便顿时寂静了不少。

看到眼前这一幕,徽宗皱眉道:“若是众卿没有其他事情,便都散了吧。”说毕,冷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殿内群臣这次完全是由于李成的推辞才使得徽宗的计划没有通过,对于李成便也觉得十分意外。由于李成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在这时代的官场中便显得很难服众,加上徽宗对于李成的宠信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那个皮影和皮蛋的缘故,便不自觉地将李成归入到蔡京之流的佞臣中去了。

这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