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白,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此人一向十分慷慨,宫里的人大多拿过他的好处。只是,我这样的皇子他固然也时常送进一些东西,却并没有如此罕见的东西。而且,孤王同他并不十分熟悉,这样忽然送来东西……”

李成心中一动,点头道:“王爷先收下东西,明日若是童大人真的前来请安,那王爷答应他的请求就可以了。”

赵构惊讶地望着李成,疑惑地道:“若他的要求孤王无法办到,那该如何是好?而且,同内宦往来,难保不会惹人非议。”

李成看着堆放在书案上的一大堆东西,淡淡地笑道:“童大人既然有心军政,若是联络外官,恐怕有能力在皇上面前说话的大人,都不会愿意理睬。找太子那边,和找皇上相差不多,况且太子一定不会把一名宦官放在眼里的。其他皇子,恐怕就是想答应,也没有合适的时机。至于王爷,刚刚在皇上面前立了大功,皇上正是有心赏赐却不好正式封赏,若是王爷这时前去找皇上提个要求,举荐一位官员,皇上必定碍于情面不会轻易拒绝。所以才来试探。而且,王爷同童大人那算是家里的自己人,并不存在联络外官的忌讳。”

赵构双目一亮,欣然道:“这样说来,果然不错!只是,孤王向父皇提出的修建地道的事实属机密,他就这样轻易知道,实在令人……而且,他终究是个奴才,若让人知道孤王竟然同一名奴才……”

李成微微摇头道:“王爷同童大人本来都属内廷,原无忌讳,加上童大人进宫将近五十多年,在宫里耳目众多,在皇上面前深得信任,若是他能在皇上那里替王爷说上一些符合时宜的话,王爷今后想办什么事情都会容易一些。而且,这次王爷卖了他天大的一个人情,将来他总要还的。”

对于这个童贯,李成其实并没有太多轻视,能够以宦官的身份做到枢密使,执掌中枢,实在不是简单的讨好和阿谀能够做到的,总有一定的实力。这种人,本来就值得重视。他又没有看轻宦官的想法,而且内心深处,对这些人还是有一点同情的。毕竟,这些人的悲剧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只是皇帝的牺牲品。即便说朝政荒废,最大的责任都应该是在宋徽宗身上。

听李成这样分析一番,赵构终于安心了。在书案那大堆的礼物中,随便捡了一个锦盒,塞给李成,笑道:“拿去,这个是弟子的一点心意。今天幸亏有师傅提醒,不然赵构一定错失机会了。”

李成笑了笑,接过锦盒,忽然想到:若是自己不来,站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是谁呢?历史上,赵构终究都做了皇帝,这个谋士必定也不是普通人吧?

思忖之间,赵构随手打开那幅据说是王羲之真迹的字帖,笑道:“果然是书圣的真迹,孤还以为早已都被父皇弄走了,想不到童贯手中竟然藏有如此至宝。”

李成看着赵构那明朗的笑容,忽然想起自己这次前来的目的,忍不住暗自自责起来。

看赵构心情不错,李成拱手道:“李成今天前来,还有一件事想请王爷答应。”

赵构双目一转,不动声色地笑道:“师父有什么事尽管说来,赵构一定竭尽全力!”

李成知道,这件事不能太直接,太直接了,就会使自己反而显得目的不纯,忙笑道:“王爷可知天下能够坐天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王爷可知是什么?”

赵构思忖良久,皱眉道:“三皇五帝,始皇汉祖、再到唐王和太祖皇帝以及天下豪杰,大多都是马上得天下,难道师父是说……”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妙计举荐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5 10:40:24 本章字数:2564

李成看了一眼眉头深锁的赵构,淡淡地点头道:“只有拥有兵权的人,才能保护自己,也才能掌握天下。太祖皇帝之所以重文轻武,就是为了防范武人被心怀不轨者利用。其实军队只是一件工具,怎么用,能不能伤到自己,还要看使用这件工具的人。就好像人手中的一把刀,是杀人还是自杀,并不在于刀,而是在于使用这把刀的主人。”

赵构想了想,皱眉道:“这个道理我自然知道,可是同武官结交,乃是大忌,恐怕会招来猜忌。而且,我身边的人中,现在并没有很好的将才。”

李成这才躬身道:“李成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遇到一名不错的将才,若是王爷能把他留在身边,将来总有使用的机会。”

说到这里,又把这次巧遇杨志的事情仔细地描述了一番,这才低声道:“杨志乃是名将杨业之后,杨氏世代镇守雁门,乃是有名的忠义之士,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