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传武站桩法(二) (第1/2页)

二以意念练功为主的桩法:

此类桩法特点是高桩为主,亦有部分中盘桩式,举几个与技击有直接效用的桩法以明其义:

1 无极站桩——

自然站立,双脚平行稍比肩宽。两手下垂手心向内,收视返观丹田,气沉丹田。平,静气,虚领顶劲。意想由百会穴有水流向前面,终胸腹、腿脚直至涌泉穴三,遍;再由百会穴有水流向脑后,经背腰、腿足根直至涌泉穴三遍;再由百会穴有水流分两侧经脸外侧,肩肋腿外侧、足外侧流到涌泉穴三遍;再由百会穴有水由中脉下行至会阴穴再流向两腿骨中下行至涌泉穴三遍。意感涌泉穴渐渐内热弥漫双足,再将热感收至两踝。然后以意念吸提使之上升直至百会穴,至百会即以意念“呼放”,再使之下降至踝骨处,复又上升。此乃内劲初步生成之象,功夫练久,内景象的内劲犹如明水上升下降,此乃“天一生水·沐浴法”。继而再以·“中脉”(即“太极一是中”之中轴)为中心,将内劲做向皮毛扩展的“涨”想的意念,内劲达皮毛后再做内劲向中轴收缩的“渺”想的意念,此法与上法合为.内劲的“升降、涨渺”法,是将来内劲与形体配合使用的基础功夫。

2.两仪阴阳劲道开发8字桩:

无极桩站式,将两臂两侧平伸,手心向前,再将手与臂前移与后背形成半圆形,松肩,垂肘。初期闭目返视,气沉丹田,意想内劲由丹田向命门沿脊柱上行至三焦输穴,·再向左肩胛运行左臂外(手三阳经)向手五指运行,至指尖达指肚再沿手心、小大臂内侧(手三阴经)·至中腑穴,人胸腔向右后三焦输穴,再向右肩胛运行右臂外(手三阳经)向手五指运行,至指尖达指肚再沿手心、小大臂内侧(手三阴经)至中腑穴,人胸腔向左·后三焦输穴,再向左肩胛运行。

这样周而复始做8字阳出阴收的运行,此即是“通背”的功夫。如欲下行时,由右侧中腑穴内行至中脉下行至会阴穴,由会阴穴再向左腿外侧环跳穴运行,由环跳穴沿足三阳经下行经脚外侧至涌泉穴,再从涌泉穴由足内侧沿足三阴经运行上至会阴穴,再由会阴穴向右腿外侧环跳穴运行,再由环跳穴沿足三阳.经下行经足外侧到涌泉穴,复由涌泉穴至足内侧沿足三阴经上行至会阴穴,再至左环跳穴,周而复始曲字运行。如欲上行,由会阴穴后行至尾·闾骨沿腰脊柱上行即是。此功法皆以走皮内即可,运行初由线迹而能达到面迹,阴阳界面十分清楚,功夫久者,可形成内劲球状运行,此功法乃“劲道”开发方法,为将来运用招法攻防的劲势收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以劲势运行配合形体动势,则是周身一家、一气贯穿的基础功夫。“临’皮静’’的听劲功夫亦由此而生成。

3.混元一气桩:

无极站式,气沉丹田,炼精化气,即是“德润身”的内劲生成过程.内劲生成达到一定功德时,便可达到“心想事成”的内功艺境。这时可想丹田内气形成一球的内景。转动球体,渐至小腹腔内大小,进行前后或左右球体旋转。亦有大腹内旋转或胸腔内旋转,做到随心所欲便是功夫。直至球体膨涨渐大,自身可有随球体膨涨渐大的“象天法地”之艺境,或有球体无限膨涨的“十方圆融”的“浑圆”艺境,这便是“混元一气桩”至“浑圆桩’’功夫艺境的方法之一种。如果球体膨涨到距自身一米到二米的半径止住,可做网状想,或做琉璃想,便是人在气中、网中的艺境。如果以此功法将身内之球从劳宫穴而出,,便可两手各运一球而练手法形体功夫;如果两球合一,双手运行一球,以演攻防,便是武当“内功”的边球功夫。如以一球假想在自身体表滚动,便可得到“听劲”的浑身无处不通灵的功夫。这需要形体运动的配合。可想而知练功夫“内景象”的重要性、意念练法的多样性随·意性.

4.太极八线球桩:

无极站式,闭目返视,内观丹田,气沉丹田,意想内劲形成一球,直径十二厘米。将球降至会阴,由左胁上升至喉下由右胁降至会阴,行八周;再向左后上行至喉下右前乳线降至会阴,行八周;再沿脊柱内上行至喉下,前胸椎内下行至会阴,行八周;再向右后上行至喉下左前乳头线降至会阴,行八周,此乃乾卦“阳生·阴降”四圈。继由会阴穴沿右胁上行升至喉下,由左胁降至会阴,行八周;再由右前乳头线上升至喉下,由左后降至会阴,行八周;再由任脉内上行至喉头下沿脊柱内降至会阴穴,行八周;由左前乳头上行至喉头下,再右后下降至会阴穴,行八周。’此四圈为坤卦“阴升阳降”。收功时将球归丹田浓缩秘藏。要掌握招法八势(闪展腾挪拿打踢摔)之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