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 (第1/4页)

在武则天面前讨了令,并得其特许可以秘密行动的授权后,陈易马上布置了下去,令张虔勖、杜孝升、刘敬同及其他几位郎将,马上指派人手,乔装成鸿胪寺的各级官吏及四方馆内的服侍人员,当然还有一大批人化装成游荡的附近的闲民,还有那些叫卖摆摊的商者等各种闲杂人员,准备严密监视即将抵达的倭国使团,将他们大部分的人行踪都掌握住。

这次陈易几乎将所有训练的间谍人们都派上场了,要监视庞大的倭国使团所有成员,没有几百人是完不成任务的。第一批开始训练的间谍人员有三百余名,以三百余人监视六百多人,虽然说人数比例上差了一些,但已经可以完全满足了,毕竟倭国使团成员不可能一窝蜂到处乱窜的。

高丽被平后,原高丽户近十万,计五十万人口被安置到内地,主要在河南、河北道境内,长安、洛阳附近也安置了一些,陈易手下的一些人也化装成高丽人,还有百济、新罗人的样子,出现在四方馆的周围,这些人平时不被人注意,但他们可是监视四方馆动静的最好人物类别之一。反正就是这样,出现在鸿胪寺四方馆附近的闲杂人员,很可能就是陈易手下负的特殊使命的“间谍”人员。

倭国使团抵达长安当日,陈易并没去迎接,因为对于小日本人他没有任何的好感,何况几年前唐军与倭国还有一场大战及几场小战过呢。再且他的身份远比倭国使团正使河内鲸高,倭国在大唐君臣中的地位也使得倭国的使团不配大唐派出高级别的大臣去迎接。陈易现在的官轶是从三品,兼任多个重要职务,除非有与大唐国力相等的使团来访,或者一些有特别身份的人物,或者他自己自愿去的,不然无须他去迎接的。

迎接倭国使团的任务交给了鸿胪寺的少卿去负责,从四品的少卿去迎接也是给足了倭国使团面子。

河内鲸率倭国使团抵达长安后,第一时间向接待的鸿胪寺王姓少卿递交了照会,想尽快见到主政的皇后武则天,但被拒绝了,那名王姓的少卿以这段时间皇后娘娘忙于事务,有太多的朝事要处理为由,让河内鲸在四方馆里等待,等待皇后娘娘什么时候有空的召见。

这一点河内鲸并没感觉什么,这是很正常的事件。反正使团来长安,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有的是机会见到大唐的最高统治阶层,包括病中的皇帝、实际执掌大权的皇后娘娘,还有太子,大唐的所有朝臣他应该能见到。河内鲸觉得他应该马上去拜会一些人,那些在朝堂上很有影响力的人。还有,这次总负责接待倭国使团来长安事务的陈易也要首先去拜访一下的。

在出使大唐之前,及来大唐的途中,河内鲸可是细细研究过现在大唐朝堂上的情况,虽然因为情报的关系,不可能完全清楚大唐朝堂上的情况,但那些重要的事儿却能打探一二,对陈易这个这些年名声雀起的人物也是有所闻,但没太多关注。不过在抵达长安后,听迎接的鸿胪少卿讲,陈易是负责他们在长安一切事务的官员,他马上感觉到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了,对于他们倭国使团的重要性,在打探了一番陈易的相关情况后,马上准备去拜访。

但出乎意料的是,河内鲸第一次带着几名手下重要人物去拜访时候,却吃了个闭门羹,陈易不在府中!这让河内鲸很郁闷,倭国使团抵达长安后,陈易这位总负责使团事务的官员却连面都见到,这有点不同寻常。

第二百六十五章武则天的疑惑

ps:感谢hyzsz9、甘草瓜子书友的月票,我爱花生酱书友的打赏!

仙居殿内,烤着火炉品着茶的武则天,笑吟吟地看着陈易,轻声细语地问道:“子应,听说倭国使团正使到你府中求见,你避而不见?”

“娘娘,年关将近,再过不到十天就是除夕了,臣要忙的事太多,哪里顾的上去理会倭国使团,他们又不急于回去,”陈易有点不以为然的撇撇嘴,阴了倭人一句,“娘娘,倭国人只是求学而来,渴望得到我大唐更多先进的技术,并不是真心来朝贡的,把他们晾上一晾,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那是可以!”武则天微笑着品了口陈易所献的龙井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马上就过年了,你要做的事很多,事情总是有个先急后重,先不理会他们也没事,反正倭国使团在长安呆的时间也久,几年才回去也不定,他们的事慢慢来也没问题,呵呵!”说着又呷了口茶,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原本武则天并不喜欢喝茶,但自得了陈易的龙井茶叶,及泡茶之技后,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种清香能提神的饮品,白天时候几乎茶不离口,陈易因此敬献了价值不菲的龙井茶叶,还因此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