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部分 (第1/4页)

根据目前的定价策略,这一份可以治愈一名癌症患者的‘抗癌Ⅰ号’标准计量出厂价为8万RMB。如果出口到国外的话,就是2万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一千万标准计量的生产规模一旦实现。‘玛卡科技’仅仅靠着‘抗癌Ⅰ号’一款产品,一年下来的产值就能够道道8000亿RMB以上,如果出口的药剂数量更多一些的话,产值还将会更加可观。

可以说,‘抗癌Ⅰ号’将会成为‘玛卡科技’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盈利项目,成为了‘玛卡科技’的支柱产业和主要资金来源。

因此,在春节过后,‘抗癌Ⅰ号’三期生产基地的扩建工程立刻就进入了实施阶段。‘海大建工’的精英施工队伍进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

‘海大建工’本身就在特种建筑领域中拥有着深厚的底蕴以及技术力量,尤其是这几年来依托‘玛卡科技’的快速发展,‘海大建工’已经成为了海城第二大建筑企业,拥有的实力和往日相比,提升了老大一截。

鉴于平时良好的合作关系,段磊也没有太过操心。也不用采取什么招标的方式,把工程设计方案和预算递交给顾宇良就可以了。

在接到‘玛卡科技’的设计方案和预算规模之后,‘海大建工’方面立刻组织技术人员对整个方案进行了研究,很快就拿出了一整套的施工方案。

正月十八,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没有太过隆重的开工典礼。‘抗癌Ⅰ号’的生产基地扩建工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启动了。

……

若是说‘抗癌Ⅰ号’生产基地三期工程的动工并没有引起外界关注的话,‘玛卡造船’的扩建工程就成为了整个华夏帝国乃至全球瞩目的焦点。

成立三年以来,‘玛卡造船’一直都是世界造船领域的一个奇迹,无论是它的投产速度还是技术力量,都让其他的造船企业刮目相看。

别的不说。以‘玛卡造船’目前的招牌产品——‘海丘’超级集装箱货轮为例,它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经济的远洋运输工具。无论是在工作效率、维护成本之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更何况,这两年以来‘玛卡造船’开始涉足军用舰艇的研制、生产领域,开始为华夏帝国海军制造大帝级导弹驱逐舰,并且开始制造华夏帝国第一艘常规动力潜艇。

从这些表现来看,‘玛卡造船’的技术力量已经完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因为‘玛卡造船’的一举一动向来都是被国际造船行业以及国际媒体关注。

‘玛卡造船’在全面复工之后,突然宣布将会新建一座可以容纳五十万吨级别超级巨轮的特大型船坞,同时决定组织技术力量,为制造第一艘核聚变动力航空母舰做准备。

这个消息一经披露,顿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轩然大波!

要知道,虽说如今地球上已经拥有了排水量超过三十万吨甚至五十万吨的远洋油轮,但是这些结构简单、航行速度极低的民用船只无论是在制造工艺还是性能上和军用舰艇有着天壤之别。

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军用舰艇是美利坚帝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在10万吨左右,但是这已经是目前地球科技水平的一个极限了。

要知道,由于军用舰艇需要满足作战的复杂环境,还要适应紧急加速、减速等剧烈运动,还要做好战斗防护,因此对于船体刚性有着异常严苛的要求;此外,军用舰艇还得考虑到各种武器系统在发射过程中对船体的冲击力,因此军用舰艇并不是排水量越大越好。

如今,‘玛卡造船’宣布最早排水量为五十万吨的超级舰艇,就足以让世界军事界以及造船行业震惊不已,更何况,‘玛卡造船’的公告中还透露出另外一个信息——核聚变动力!

进入20世纪以来,在爱因斯坦等人所公布的智能方程式之下,人类对原子世界的研究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原子弹、氢弹以及受控核裂变技术也是一一问世。

但是,在无数的地球科学家眼中,受控核聚变却仍旧是一个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标。

毕竟。如今的地球科技还真的没有办法,控制住核聚变所需要的数千万高温。并且让核聚变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转化成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源。

最近几十年以来,地球的高能物理学家都在致力于实现受控核聚变,这或许见识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最佳选择。只不过,受限于技术以及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受控核聚变的研究一直进展不大。

2017年底,华夏帝国的科学院宣布,他们根据‘玛卡科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