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部分 (第1/4页)

若不是这些天对‘玛卡科技’的了解越深,越觉得深不可测的话,唐向海都要怀疑段磊只不过是制造了一个铁皮壳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战能力。

正是因为对‘玛卡科技’有所了解,唐向海在震惊之后,第一时间对这艘潜艇进行了观察。

首先。这艘潜艇目前是出于上浮的状态,整艘潜艇大半浮现在水面之上,使得唐向海能够清晰地看到潜艇的主要轮廓。

根据唐向海的目测,这艘‘金星号’长约80米左右,最大宽度约莫10米,水面部分8米,看样子和段磊所说的11800吨的排水量相差不大。整艘潜艇呈现一种异常完美的流线型。几乎看不到焊接、铆钉的痕迹,由此可见其高超的制造工艺。

唐向海虽然不知道这艘潜艇的真正实力,但是光凭肉眼所看到的外形,就足以说明这是一艘非常不错的潜艇!

“‘叮叮’,给大家介绍一下‘金星号’的技术参数!”看着唐向海和其他第一次看到‘金星号’的高层眼神中的那种惊讶,段磊有些小小的得意。

段磊的话一落下,‘叮叮’的3D全息投影立刻出现在众人的身边,可见她和段磊之间的默契。

对于‘叮叮’,在场众人并不陌生,因为如今的‘叮叮’已经不是绝密的存在。‘玛卡科技’的高层已经和她打过不少的交道。

“大家请看,这是‘金星号’的3D立体构造图!”‘叮叮’没有太多的废话,直接调出‘金星号’的结构体,开始向诸人介绍。

‘海鲨系列’长88八十米、最大宽度12米,水上排水量7800吨。吃水9米,水下排水量则是达到了11800吨!虽说‘海鲨系列’的排水量无法和罗刹帝国的‘台风级核动力潜艇’两万六千多吨的排水量相比,但在地球上也已经属于巨型潜艇的行列了。

‘金星号’装配了‘玛卡星球’已经成熟的微型‘核聚变反应堆’以及四台4800千瓦的大功率电机作为动力来源,它的续航能力达到了惊人的2年。甚至于在航行途中,‘海鲨系列’还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核燃料,然后继续保持在深海中的生存能力。

‘海鲨系列’下潜的深度没有‘采矿潜艇’那么惊人的四千多米,不过1800米的深潜深度,也已经是把地球上所有潜艇都抛在了身后。可以说,一旦‘海鲨系列’建成并且装配上‘玛卡星球’的先进武器,将会成为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噩梦。

这艘‘金星号’在2017年10月份实现了首航,而由于但是‘破空号’被意外发现,整个‘玛卡科技’一团忙乱,因此段磊也就没有参加‘金星号’的首航测试,改由‘叮叮’进行全程控制的方式。

在首航以及随后的航行测试之中,‘金星号’已经累计完成海底形成超过五万海里,没有任何故障出现,从某个角度验证了‘玛卡技术’的可靠性。

在此期间,‘玛卡科技’的各大实验室也是根据段磊所提供的先进技术加班加点,为‘金星号’配置了一系列的先进武器,使得如今的‘金星号’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武库!

‘金星号’装配了4套水下导弹发射器,其中两套可以发射射程超过两万公里的大型洲际导弹。两套是专门用于对付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

这些导弹系统全部都采用了来自于‘玛卡星球’的定位制导技术,可以在地球范围之内精确打击任何目标,误差率不会超过1米。只要‘破空号’以及‘玛卡科技’在太空布置的卫星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都在‘金星号’的打击范围之内。

在‘叮叮’进行讲解的过程中,3D投影不断地把‘金星号’的各个技术细节展示出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一目了然。

作为‘金星号’未来的指挥官,唐向海自然是提出了诸多的问题,都得到了‘叮叮’的耐心解释。

对此,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因为‘叮叮’是生物智脑的事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二叔。其实‘金星号’也好,‘玛卡科技’的其他大型战争武器也好,基本上都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哪怕没有人类进行操控,都可以完美地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段磊一边带着众人登上‘金星号’,一边说道:“但是我不想整个‘玛卡科技’只有我们这些人带着‘智能人’进行发展。那样就使得公司的创造力、凝聚力逐渐消退,最终不能把‘玛卡科技’的技术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因此,无论是我们公司自己的科研人员还是战斗人员,我更倾向于使用人类。”

其实,以‘玛卡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