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1/4页)

在只不过是多瞒一点时间罢了。

这一次,为了迎接段磊一行人的到来。蓉城军区以及总装备部可谓是异常重视,蓉城军区的一个副司令员以及总装备部的一个副部长亲自到机场接机,一溜挂着军牌的车队很是引人瞩目。

蓉城军区的试飞场距离双子机场100公里,这里已经靠近了川西平原的边缘,隐约可见远处的雪山在金色阳光下熠熠生辉!

“还要麻烦杜司令和高部长前来接机,晚辈实在是愧不敢当!”坐在安静的进口商务车里面,段磊略带不好意思的神情说道。

蓉城军区是帝国七大军区之一,负责帝国西南方向的国防战略以及军工建设等等。身为大军区副司令员的杜晓宇挂着中将军衔,在帝国上层也属于位高权重的实力派。而同为中将的高仪这是总装备部的常务副部长,负责帝国海陆空三军以及战略炮兵部队的装配研制、采购事宜,在帝国内部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两位居然到机场接机,让段磊受宠若惊!

“你们几位都是顶尖的科学家,我们过来接机也是应该的!”杜晓宇浓眉大眼,笑着说道:“太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杜晓宇长年身居高位,虽然只是短短两句话,也是能够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小张回到总装备部之后,向我详细描述了‘玛卡科技’的科研氛围,让我也是心驰神往!”高仪戴着一副厚底眼镜,狭长的眼睛闪烁着光芒。说道:“‘飞鹰战机’的诞生将能够弥补帝国海军在舰载机上的劣势,为增强帝国航母舰队的战斗力做出巨大的贡献!”

技术出身的高仪对于‘飞鹰战机’的技术参数可谓是了若指掌,也明白这款舰载机一旦试飞成功装配部队,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他自然是不会吝啬对专家团的赞赏!

“杜司令和高部长谬赞了!”段磊听闻两位军方大佬的赞赏。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段磊也知道,杜晓宇和高仪之所以对自己和‘玛卡科技’如此友好。除了‘飞鹰战机’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们都隶属于唐老爷子的体系,和唐家关系匪浅。

虽说如今的帝国明面上并没有什么派系、山头的说法,但是在军队里面,这样的潜规则却不可能消除。段磊作为唐家嫡亲女婿,受到这些军方大佬的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张主任在‘玛卡动力’的工作卓有成效,为军方和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建立了一座桥梁!”段磊愣了一下,才想起高仪口中的‘小张’就是总装备部的张向红。

作为‘飞鹰战机’项目的军方联络代表,张向红确实展示了精明强干的一面,‘飞鹰战机’能够如此快速地实现首次试飞,张向红功不可没。根据段磊的可靠消息,鉴于张向红在‘飞鹰战机’项目的出色表现,他的军衔将会在近期被提升为上校,向着将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在融洽的氛围之中,双方之间的交流异常顺利,不知不觉车队就抵达了位于群山之中的试飞场。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车队直接开到了跑道边上,准备观看‘飞鹰战机’的第一次试飞。

蓉城军区的试飞场是当初帝国在太祖的号召下启动的‘三线工程’所遗留的产物,这些年以来经过军方的不断扩建、维护,已经成为了帝国空军最重要的试飞场之一。距离试飞场不足一百公里,就是蓉城飞机集团;而在另外一个方向不足50公里,就拥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高速风洞群。

这里是一个位于群山之间的坝子,在可以满足各种型号飞机起降的前提下又拥有足够的保密环境,因此一项都被帝国所重视。自从见过以来将近七十年,超过一半的帝国空军战机都是在这里进行试飞,包括著名的歼八、歼十等战机。

如今,这个试飞场又将迎来帝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载机,必将会载入帝国航空史册。

……

当段磊一行人在跑道边上下车之后,一位肩扛上校军衔的中年人小跑过来。向杜晓宇和高仪敬礼之后,大声报告道:“沙坝试飞场正在金鑫‘飞鹰战机’的试飞准备工作。执勤场长曾耀国请首长指示!”

这几年以来,帝国空军除了某些战机的改进型号需要利用沙坝试飞场进行试飞之外,已经很多年没有新机型进行试飞了。曾耀国原本以为自己在这个试飞场担任场长很快就会被军方的高层所遗忘,却不曾想到一块大馅饼砸在自己的脑袋上。

曾耀国已经打听过了,‘飞鹰战机’如果试飞成功,将来自然会大批量装配海军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