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有了这三个星期的缓冲,段磊就可以在竣工典礼之前对厂区进行一定的绿化、园艺施工,并且对所有的建筑进行简单的装修,在竣工典礼结束之后就可以立刻安装已经定制好的设备仪器。

回到海城之后,每当忙完一整天的工作后,段磊已经习惯一个人开着车子到造船工业区的工地上看看,看看那些已经有了雏形的高大建筑,看看那些来回奔腾的工程机械。

看着造船区犹如搭积木一样一天天成型,段磊心中的那种成就感也是与日俱增,对于工业区的各种建设也就更加上心了。

自从段磊成立‘玛卡科技’以来,销路最好的产品‘治污植物’‘改良沙棘’自不必说。由于‘玛卡科技’只是负责培养干粉的生产以及育种的工作。虽说这两种产品给‘玛卡科技’带来的巨额的利润,也给国内的污染以及荒漠化问题带来的积极的变化,但是段磊对这两款产品的热情并不高,只是局限在挣钱的角度罢了。

在段磊的心里,钢铁巨兽的制造才能更加显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底蕴,一想到造船区建成之后,全世界最先进的轮船将出自‘玛卡造船’的名下,就足以让段磊兴奋不已。

‘玛卡造船’的建设只不过是一个开端,有了这个基础,段磊将来还会制造更多更大的钢铁机器。让‘玛卡科技’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现在,根据‘叮叮’所列清单定制的机器都已经在制造之中了,有一些已经是提前运到了‘玛卡园区’,正堆放在‘远航物流’的仓库里呢。当然了,一些大型的设备甚至要通过海运才能运抵‘玛卡造船工业区’,这还得等‘玛卡港’建成之后,才能实施。

‘玛卡造船工业区’的工程进度有所提前,在它下方数十米的地方。‘潜艇基地’的建设也是进行的如火如荼,利用段磊通过各种方式运送进入的水泥、合金钢管等等建材,‘智能人’硬生生地在地下空间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干式船坞,专门用于采矿潜艇的制造。

在船坞还在建设的同时,段磊已经按照‘叮叮’给出的方案,把整个‘采矿潜艇’从外壳到内部的部件。化整为零,交给国内外一百多家企业进行加工了。

比如,潜艇外壳的合金钢板,段磊就是先行在‘地下空间’冶炼完毕之后,把钢锭交给海钢的加工中心进行加工。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了‘玛卡科技’没有大型轧钢机、万吨水压机的弊端,又能够让这些外壳钢板拥有足够的强度以及延展度。

作为‘玛卡金属’的战略合作伙伴,郭伟虽说对这些形状怪异的钢板感觉相当奇怪,但是他并不会有太多深究,只是吩咐加工中心的人按要求把这些钢板制作出来,送到‘玛卡基地’就可以了。

除了内外层的特殊钢板之外。诸如螺旋桨、传动曲轴、龙骨等等关键部件,段磊也是分别通过不同的厂家进行了特别订制,其中所用的材料也都是‘地下空间’冶炼出来的特殊钢材。

这年头,全球工业分工已经相当细致了,只要你有资金、有材料,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些钢铁制品厂不接订单。再说了,这些潜艇零件分开了就一点忌讳都没有,谁知道从数百家企业分散而来的零件会在地下空间被组装成为一艘地球最先进的采矿潜艇呢?

为了能够把这些零件配齐。段磊和‘叮叮’可是花空心思,从全国数万家企业中挑选出合适的企业,然后把材料交给他们。

现在,地下空间还仅仅是一个雏形,顶多就是对一些金属原料进行加工工艺、冶炼罢了,还没有能力制造太多的工业制品。根据‘叮叮’的设想,‘地下空间’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建成一个工业基地,只要能够拥有足够的原料和电能,就可以生产出‘玛卡科技’所需要的任何东西。

当然了,这样的远景还需要段磊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此外,‘采矿潜艇’所需要的大型蓄电池组段磊也是动用了海城汽车电池生产线进行了加工,这才把‘采矿潜艇’所必须的数万千瓦容量的大型蓄电池组给制作了出来。这些电池组无论是在充放电、能量利用率等等方面都是比地球上的电池组要领先许多,可以算是已经达到了地球电池的极限水平。

当然了,受限于目前‘玛卡科技’自身的制造能力水平所限,段磊无法把‘玛卡星球’上那些比电池更先进的能量转化仪制造出来。根据‘叮叮’的说法,只要把能量转化仪制造出来,飞机就不需要燃油了,只要带上能量块和能量转化仪,就足以让飞机在地球升空转上几圈。

按照‘叮叮’的说法,能量转化仪是人类突破太空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