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页)

经过这样的激励,相信每个人都会信心大增,一鼓作气登上山顶。

相对的,没有享受到这种成功的人便会气馁地说:

“登山太辛苦了,简直没有什么乐趣。”

但这些情况对于经常登山的人而言却不然,由于有良好的身体基础,又有成功的体验,那种登上顶峰后登高临下的成就感,是具有相当诱惑力的。

只要是搭过公车的朋友必定有过这种经验,当你上车时车上的乘客已经爆满,却还有人奋勇地往上挤,“拜托各位往里面挤一挤”,这是很多司机常说的一句话,但往往效果不佳,任司机如何喊破嗓子也无法说服乘客挪动一步。

如果司机改用另一种说法:“里面还有许多空位……”则多数乘客都会移动他们的脚步,即使发现受骗也不会在意。

若对方固执地坚持己见,你不妨直接说出你的意见,让对方暗自权衡一下利弊得失。当你想说服某个人时,若能先将利害关系说出,让对方内心拿不定主意,则更容易达到你的目的。

譬如你只是说:“赶紧将这份工作完成。”倒不如说:“你若能尽快将此事完成,就会有更充裕的时间休息。”

虽然辛苦一点,但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休息,我想这种诱惑是任谁也无法抵挡的。说话者技巧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总会先将对方的心理揣摩一番,发现对方防守的要害,用攻坚或软化的方法破坏其防线,以求达到“攻心为上”的效果。

如果你是一名汽车推销员,你如何化解顾客的这种心理:

“这家伙又要骗我买他的汽车。”

如果你是一位颇有经验的推销员,对方一定会更加防范,认为你卖的车就算不是名牌车,也必定是价格昂贵的汽车,这时你如何应对?

一位平时很节俭的老先生有一部老旧轿车,但这部车已经无法再发动上路了,于是有许多汽车推销员整日围着他推销新车,让他不胜其烦,最后造成他强烈的防范心理,常常扭头就走。最后,只要推销员一上门,他就会想:“这家伙又是看上我的钱包,我绝不会上他的当。”

由于这些推销员大多没有研究过心理学,更不知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他们与顾客一见面就自吹自擂自家汽车的优点,每次只会说:

“你这部老爷车早就该进博物馆了,开这种车实在有失你的身份。”或者说:“你不如把修车的钱攒起来买部新车,这样才划算。”

这位老先生每次听到这些大同小异的商业推销用语,马上反感。

有一天,又来了一名陌生的推销员,老先生的第一个反应是:“骗子又来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那位推销员并没有向他夸耀自己的汽车,而是很内行地将老先生的旧车仔细地看了看,然后诚恳地对他说:

“先生,你这部车保养得很好,起码还可以用一年半载,似乎不太需要立刻买新车,过半年再买也不迟。”说完便有礼貌地递给老先生一张名片,然后就直接离开了。听他这么一说,老先生心里泛起莫名的亲切感,不知不觉心中的防御系统已冰释瓦解,愈看愈觉得自己应该换部新车了。于是他马上照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那名推销员,结果如何,各位可想而知。

拳王的智慧

打拳和作战一样,靠的其实不是拳头大小或武器多寡,而是脑袋和策略。

两军对垒,势均力敌,想要取胜的一方就必须运用智慧,无论哪一种争战,道理都相同。

如果要使对方的防备心理松懈,就必须从侧面切入,先降低自己的地位,隐藏实力,使自己具备有利的条件,不到最后关头,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一旦失败,反而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所以必须耐心等待各方面的时机均成熟时,再奋力击败对方。

日本著名拳击手轮岛功一在一次不幸的败北后,拱手让出拳王的宝座,于是他悄悄下定决心,要在下次的比赛中雪耻,重新赢回掌声与宝座。

于是他一方面苦练功夫,另一方面放出风声,说他已经年纪大了,并且体弱多病,好藉此误导对方,使对方失去戒心。

然后,他还故意安排一次与对方不期而遇的机会,他身着厚重的大衣,戴着口罩,走在路上还频频咳嗽;那位战胜他的拳手正好在附近散步,很“巧合”地碰到他,他立刻表现出一副很虚弱的样子,上气不接下气地和对方打了个招呼便匆匆离开,只听见后头传来那人的叹息声:“可怜的人,病到这种地步。”

过了一段时间,他已经确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