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页)

结果对她好,也对自己好。。。十天一根接着一根的吸食他的所谓粮食,知道舌头麻木。。。尼古丁真是个好东西,它可以麻木那神经,安抚那心的无所适从。。。

十天哥哥,我考你个问题。莫雨涵的淘气,十天是领教过的。但想考自己,他会心的笑了,你放马过来吧!但是的有条件,我答对了以后你听我的怎样?好呀,没问题。莫雨涵是爽快的,这是和她的性格。那你出题吧,我恭候了呵呵。。。好!听好:“曲径通幽处,僧房花木深”。出自何处?作者是谁?哪个年代?历史背景?全诗?禅意为何?答错一点即为全错!你可真刁钻!服你了!哈哈。。。答不出来就乖乖投降,以后当我的跟屁虫,听见没!不许百度!那要是答对了,你又如何?做你跟屁虫!好,一言为定,听着:“曲径通幽处,僧房花木深”。出自《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最著名的题寺诗。其中破山寺始建于南朝齐时,位于现在江苏常熟。唐咸通年,御赐“兴福禅寺”是江南有名的古刹。全诗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聚寂,但余钟磬声。”首联一语道破破山寺的清、高、古暗喻此处修者的德性。颔联千古名句精准再现诗人一路蜿蜒缓步通幽花草树木掩映禅房的整个过程。诗人由景说鸟、人都有佛性,即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就在那,只是世人皆染污,不知道她就在那罢了。尾联御景钟鸣而说禅境,动静本来无碍,寂者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与无又何必去执着。问题回答完毕!如何?

嗯,都对了!可是?“诗人由景说鸟、人都有佛性,即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就在那,只是世人皆染污,不知道她就在那罢了。尾联御景钟鸣而说禅境,动静本来无碍,寂者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与无又何必去执着。”我不明白。哥哥何来此解?“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出自何处?何为有无?

一连串的问题,十天笑了,傻丫头自己还不知道还来考俺,真有你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出自《圆觉经》全句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业发现。”说的是自性无始来就在那,遍布十方法界,随着你的认知和心量的不断扩大,那个境界就会显现随着你的业力不断转化你的见地也会逐渐明了。正如《心经》说,我们的自性本体从无始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是因为你修就多一点,不修就少一点。她就在那从没变过。只是无始来由于各种机缘和合,心性被染污,而我们又认那被染污的为真,多生累劫认假为真,最后都迷糊了。如果一个修行者能知道这个道理,一路走下去,就会证道佛的境界。换个说法,如同我们煮面条,清水就是那个自性,我们加油、加作料、下面烧开、出锅就是那个被染污。而修行者是反其道而行之,是把面吃了,然后再把荤汤采取各种方法还原成清水。那些方法就是佛说的修行的各种法门,只要能达到还原成清水,那些方法都是工具,也就丢在一边不要了。

哥哥,不用说了,说了我也不懂。真惭愧!十天本还是要往下说的,可她这么一说,他也就没了下文。。。

十天的爱情 第五天(11)

十天的爱情 第五天(11)

哥,你说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浅显的说就是为了个肚子。只要还在呼吸,肚子是第一要义。只有肚子饱了,才会想别的。比如什么理想呀,快乐呀,爱情家庭等等。否则其他的都不是现实目的。稍微深了说就是受苦。从出生到死亡,睁眼是痛苦闭眼是痛苦,什么时候两腿一蹬,下一个轮回接着受苦。呵呵。。。

我也这么认为,可是我觉得哥是不是太悲观了。才不是呢!我那悲观了?只是被某个人关进小黑屋有些不舒服嘿嘿。。。。我错了,下次不敢了。。。小样你忘了说最后一句吧!啥?“不敢才怪!”对不?哈哈哈。。。哥你真知我心,来奖赏一个,她发了图片一堆屎。你是女人嘛?不是!偶是女孩!怎么着?我回答完你的问题,以后都要听我的,当我的跟屁虫,听见没!没听见,那个不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难道你忘了吗?哈哈哈,可是偶不是君子,偶是小女人!可以不遵守,嘿嘿。。。

刚才还是小女孩,现在就成了女人了。有点太快了吧!哈哈哈。。。哥你正经些,要不不和你好了。啊?你要和我“好”?俺可没心理准备,还没准备钱娶媳妇呀!你先别着急,你等俺百八十年,等俺把钱攒够了八抬大轿去娶你,好不好?好个屁,*十年偶都成没牙老太太了,你还娶个人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