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1/4页)

的畏惧。仿佛这人在北京一天,自己就不能乱说乱动一样。

他想,与其就这么混下去,然后灰溜溜回老家。还不如去搏一搏。投靠一个有背景的大人物门下。

于是,他就想起了景王,就带着吴伦当初给自己写的推荐信去了景王府。

吴伦死了已经快两年了。景王还记得这个人,见了信,有知道林廷陈是个从六品的官。心中欢喜,他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很高兴地将他收归门下。

在这半年多时间内,林廷陈还是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得了景王的信任。

他也是心中得意,一向以景王的心腹自诩,凡事都想要插上一脚。

今天却被小阁老等人灌醉,踢到一边,心中自然是大为恼怒。也提高了警惕。

当下也不睁眼,就那么竖着耳朵偷听。

听到严世藩的反驳,胡元玉也是个自大惯了的人。顿时有些不高兴:“小阁老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既然大家决定共扶景王为我等之主,总得要让他来领头吧。将来这江山可是他景王的。王爷总得出些力,担点风险,难不成要坐享其成?”

严世藩冷笑声更大:“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可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古有皇帝于宰相宫治天下的说法,当年朝廷不设宰相,可这天下,却是皇帝于士大夫共治的。有王爷一份,也少不得有我们官员们的一份。否则,朝廷怎么回将拟票权给内阁,披红权给司礼监,若只是一家一姓的社稷,皇帝将票拟和披红都收与己手好了,哪用得着那么麻烦?”

徐渭的声音里充满了赞许:“小阁老说得是。”

严世藩接着道:“担负责任的人多又有什么用?”

胡元玉哼了一声,再不说话。

徐文长见气氛有些不对,劝解道:“胡道长勿恼,咱们这不是在商议大事吗?小阁老丁忧,三年之后,也不知道这朝局又是什么景象,只怕我等也等不了这三年。如今却不只致气的时候,等未雨绸缪,替将来做些打算。”

“打算,打算什么?”胡元玉还在生气:“只怕等不了三年这朝局就有大变,万岁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的了,能挺两年就算不错的了。”

“什么!”严世藩和徐文长同时低呼一声。

躺在地上的林廷陈心中也是大骇,身体不为人知地一颤。

徐渭道:“前日我就听景王说陛下吐了血,估计龙体欠安。今日小阁老丁忧回乡,这才赶过来商量个对策。原本以为不过是走了火,却不想严重成这个程度。”

严世藩:“陛下年届六旬,可面上却没有一丝皱纹,发须油黑,看起来龙提康健,怎么就不成了?”

胡元玉哼了一声:“这就是丹药最骗人的地方,说穿了,仙丹一物少量服用确实可以强壮身体。可这东西压榨的是人的元气,多吃一分,元气就少一分。我父先炼的丹药寻常人三天一粒,可陛下贪图其中的秒处,一日三粒。这么吃下去,身子经受得住吗?前几日,陛下还想加量,我父知道这样吃下去是会要人命的,说了半天才让陛下罢休。不过,陛下的龙体已经彻底朽了,别说什么长生大道,调养得当,也就多活三两年。这也是我今天叫你们过来的缘故,实际上,这也是父亲的意思,想请小阁老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心中有数,也好预先做好准备。”

这话已经算是说开了,既然嘉靖还有两三年可活,他一死,朝廷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林廷陈当下也顾不得假装睡着,偷偷睁开眼睛看过去。

就见到徐渭和小阁老同时抽了一口冷气,半天没有说话。

良久,严世藩问:“文长,陈洪那边如何了?”

徐渭:“已经谈好,将来若景王登基,就许他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如今,整个禁中可算是都被陈洪控制住了。”

严世藩背着手又走了几步:“如此就好,京城的防卫都操于朱希忠之手,这人能够争取吗?”

徐渭摇头:“只怕难,此人乃勋贵之后,在任锦衣卫指挥使之前一直都没做过官,却在两年前突然被提拔到这个要害的职位上。实际上,成国公并不属于朝中任何一派,他是万岁的人。”

“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实在不行,让他保持中立。”

徐渭:“应该可以,他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个要职,肯定不会轻易站队,正到那一天,他未必会有所动作,只需他保持沉没即可。”

小阁老:“朱希忠实在争取不过来就不管了,倒是陈洪这人让我很不放心。”

胡元玉好象对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