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2/4页)

在这里拘礼,日后我们同在一个园子下住着,就莫要于我客气。”

吴怜儿羞涩的点点头,然后在孟玉嘉的位置旁坐下。

孟玉嘉坐下来,见吴怜儿只是挑动她面前的菜色,她连忙给她夹了些其他。

吴怜儿放下碗,似有窘迫之感。

孟玉嘉似若未见,穿着打扮改变了她的些许气质,但是还得培养一下她的气度。

吴怜儿见孟玉嘉和周围伺候的丫环未露出任何形色,她重新拿起了碗筷,偶尔斜眼看孟玉嘉优雅地用餐,她将其举止记在心里,想着回到屋子里好好练练,下一次不要这般尴尬。

孟玉嘉用得慢,待吴怜儿吃得差不多,她才放下碗筷。

凝秋指挥着一旁候着的丫环将餐桌上的东西撤去,又有人递过漱盂,吴怜儿学着孟玉嘉的做法漱口净手。

又有丫环递过茶来,吴怜儿随着孟玉嘉一块用,顿觉受教良多。

孟玉嘉放下茶杯,对凝秋道:“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凝秋笑着应是,然后引着众多丫环退了下去。

“吴姑娘,兄妹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是否守孝,就是最为亲近的亲生兄妹,也是一个月来聊表心意。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你也十八了,以后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

吴怜儿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其实若不是有孟家相帮,她根本保不住产业,只怕最后会沦落到继续当丫鬟。

“玉嘉妹妹……”吴怜儿嗫嚅起来。

孟玉嘉认真的看着她。

“我没有什么主张,听妹妹的……”

孟玉嘉心中哀叹一声,最怕这样的话语了。

帮她做决定,以后有什么不好,自己便遭恨了,若是不做决定,以后她过得不好也会得到埋怨。

“吴姑娘,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终身大事?”

吴怜儿一听,顿时失手打落了茶盏,她惊慌的站了起来。

孟玉嘉连忙起身,没有丝毫怪罪,她拿着手帕轻柔的给她擦拭,道:“瞧你急的,才这么一提就这么紧张,这里就我们两个,没人笑话咱们。”

吴怜儿拉扯着孟玉嘉的衣袖,道:“玉嘉妹妹,你考虑过你的终身大事吗?”

孟玉嘉手一顿,轻声道:“没有,不过家里总会替我安排的,总是能为我好的。”

吴怜儿低下头去,神色有些落寞,孟玉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发现她的异样。

“玉嘉妹妹,我不想嫁……”

孟玉嘉回过神来,温声道:“二哥说,吴公子将你托付给我们,我们必然要好好照顾你。他说你舍不得家乡,我们也必须为你好好打算……吴家和孟家有过恩情,我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吴家断了血脉。想着你有中意的人选,若是生下儿子愿意给吴公子过继一个,这好歹也有吴家血脉,比他人要好些。若是不愿意,我回京前,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选其他穷苦人家了。”

吴怜儿面上略有松动。

孟玉嘉等着吴怜儿良久,吴怜儿抬起头,双目朦胧,她道:“我不想嫁,还请玉嘉妹妹寻一好孩子,我这个做姑姑的定然会全心全意待他。”

在这个时代,女子不嫁是极其引人异样目光的,所以孟玉嘉也无法反抗被家里嫁出去的命运。孟玉嘉倒是没有那番心态,不过惊讶吴怜儿的决心和勇气而已。

现在说这些还是过早,她之所以相问,也是想探探口气,于是道:“先帝驾崩,第一年自然不好办喜事……先好好过一年,这一年里,你可以好好想想。”

吴怜儿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

孟玉嘉拉着她的手重新坐了回去。

“我会好好考虑的。”吴怜儿说道,

孟玉嘉轻轻点头,却感觉到这是一种敷衍,孟玉嘉想着再等等看,她只是受托照顾人,并不能像她的亲人一样为她做主,大部分的事情总要吴怜儿自己做主的。

不过孟玉嘉也有些担忧,吴怜儿真的铁了心不嫁,总是会形成市井话题。她在或许能保她一天,可是她是不会永远呆在望燕县,而且……十八岁后,就算不进宫,家里只怕也为她安排了人。到时候,为了避嫌,她是不能再对吴怜儿关照太多。

种种思虑,孟玉嘉只能放在心上,见吴怜儿神思不属,于是她略过此间话题,问起吴怜儿管家适应得如何?

吴怜儿调整好心情,开始一一请教。

吴家的产业不多,但是田地却有不少,孟玉嘉不是什么贪图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