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李光地知道自己若是再不愿替康熙背黑锅,恐怕下场也绝对不会比黄百谷好到哪去,于是一咬牙建议道:“臣以为等事态平息了,可以发往宁古塔效力。”

“卿的意思朕明白了,过几日且上个折子吧,”康熙脸上的笑意更盛了几分,当然对于李光地的识趣,他还是有所嘉奖的。“明年会试,卿就做个副总裁吧。”李光地急忙谢恩,康熙疲倦的摆摆手。“卿且跪安吧。”李光地恭谨的退了下去,康熙转头吩咐着。“让明珠和索额图进来。”两位权臣被引了进来,跪拜之后,康熙说到。“石琳在余姚战死,浙江总督和杭州将军的位置空缺出来,你们有什么人选吗?”

明珠当即回应道:“奴才以为可调广东巡抚范承勋为浙江总督兼领杭州将军。”

“范承勋乃是本朝元勋之后,在广东协助吴兴祚抵御海逆颇有功绩,奴才以为使他为浙江总督兼领杭州将军并无不可。”索额图并没有反对明珠的建议,只是提了个问题。“只是范承勋接任了浙督,广东巡抚的职务交给谁呢?”

康熙知道索额图的小算盘,也不点破反而顺着他的心思问道:“你以为谁合适?”

索额图微微低下头,似乎是在思索又似乎在躲避康熙的目光,几息后,他回应道:“奴才保荐汉军正红旗下佐领、内阁学士郭世隆为广东巡抚。”

“郭世隆?”康熙想了想,脑子里浮现一个身影。“就是那个审侍郎阿礼瑚、山西礼县民诉知县万世纬及知府纪元的郭世隆郭黑脸?”索额图应声说是,康熙点点头。“这个人不错,铁面无私,就委他吧”

从康熙的寝宫退了出来,明珠向索额图抱怨道:“索阁老,郭昌伯治刑名是一把好手,可是从来出任过地方,再加上过于铁面无私,派到广东这个地方,说不定要生出乱子来的。”

“明阁老担心什么?”索额图似笑非笑的看着明珠。“如今海逆猖獗,郭世隆世受皇恩,自然晓得怎么做的,放心好了,不会让广东方面难做的。”

“但愿如此。”由于琼州方面的弊案,因此明珠是一百二十个不放心,但康熙已经作出了圣断,他也不能打回票,只好寄希望于索额图能够事先关照清楚了。“索阁老,如今天下纷纷,你我还要同舟共济才好,不要因为政争误了朝廷大事。”

听到明珠这番话,索额图也不生气,只是轻笑道:“明阁老这话本官记住了,正如明阁老保荐范承勋一样,本官保荐郭世隆同样是为了朝廷”

258。苏浙之战(12)

九月十八日,年迈苍苍的黄宗羲抵达东宁鹿港,郑克臧亲率文武迎接。看到满目的汉人衣冠,黄宗羲和随行的弟子二十余人痛哭流泪,郑克臧亲往慰抚,并安排官驿、医师。

九月二十四日,调养了数日的黄宗羲被马车载往东宁,先期抵达的郑克臧陪伴他叩见郑监国。在监国府的银銮殿上,郑监国以黄宗羲曾为鲁王任命的左副都御史为由加授其为正议大夫,并授予资治尹的文勋。黄宗羲再三拜辞,郑监国不允,此时郑克臧谏言以黄宗羲老迈须得静养,遂授正二品太子少师的荣衔准予致仕。

九月二十五日,郑克臧又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赐黄宗羲府邸一所,山林一片以供其与弟子继续撰写著作。同日又授予国子监大祭酒的荣誉头衔,六百多东宁监生亲赴黄氏新宅门外恭迎。当黄宗羲的车驾出现在新宅的时候,监生用标准的南直隶官话齐声高喊参拜“山长”,礼数几乎做到了极致。

九月二十六日,郑克臧听闻黄宗羲不适应东宁炎热的气候,入东宁以来食欲减少,便又下令每日向黄府供应冰块,对此黄宗羲亲书一信表示感激并要求能在东宁四下走一走,郑克臧回信表示同意,并派出十名护卫作为仪仗

看着庭院里奔跑的孩子,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的冯莲娘风情万种的瞄了郑克臧一眼,对于郑克臧对黄宗羲的礼遇,作为枕边人的冯莲娘是半信半疑的:“主上,这位梨洲先生是怎么人物,如此大费周章值得吗?”

“梨洲先生是当今硕果仅存的文坛宗师,又心怀故国,不愿侍奉鞑虏,这等人物你说孤是不是该礼敬一二。”当然郑克臧只是礼敬而已,对于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的某些主张,郑克臧是嗤之以鼻的,至于其中某些如议会(注:见《学校》篇)之类的建议虽然不致郑克臧反对,但要郑克臧现在就施行也是不可能的。“况且梨洲先生已经耄耋之年,岁寿不永,孤就算过分礼敬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郑克臧还有些话没有说,一方面黄宗羲是标志性的人物,他的站队能增强明郑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