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2/4页)

天人,只是懒得应付你们罢了。”

“佐哥儿?”海瑞这回还真是被震住了。

……

……(未完待续……)

PS:抱歉,今天事太多,还有一更尽快补上。

二三六 说实话

在唐行这些天,海瑞可没有少听说“佐哥儿”这个称呼。

“佐”明明是个很普通的字,用在名字里更是常见。然而在客栈少年们的口中,“佐哥儿”说的就必然是对的;“佐哥儿”要求的事,就半点折扣不能打;但凡有些令人惊叹的举措,必然是“佐哥儿”安排的。

那种崇拜的口吻,好像恨不得五体投地一般。

徐元佐听到有人叫他,这才清咳一声:“棋妙,低调,低调些。”

海瑞已经回过神来:“阁下是有家客栈的东家?徐元佐徐敬琏。”

徐元佐这才拱了拱手:“学生徐元佐,见过廉宪。”

海瑞整张脸都像是被定住了。

阿廉惊呼道:“你认识我家老爷?”

棋妙一脸得意,愉悦的表情分明就是在说:看,早就跟你们说了,我家佐哥儿学究天人,什么都知道。

“你见过本院?”海瑞端回了官架。

徐元佐微微摇了摇头:“并未有幸见过。”

“那你如何认出我的?”海瑞已经彻底被好奇心压制了。

“这大概只能归结于我的天纵之才了。”徐元佐毫无压力道。

海瑞一噎。

阿廉为自家主人撑势,道:“既然知道我家老爷是巡抚应天苏松十府,正三品的朝廷大员,你还敢无礼!”

徐元佐恍若没有听到。

海瑞看了一眼阿廉,心道:人家必然是有不把我放在眼里的本钱,你这般吓他又有何用?何况自己微服私访,没有排衙官袍,谁认你?

“非常之人,不可以俗礼待之。”

过了良久。徐元佐方才吐出一句略微叫人不那么心塞的话来。

不过细细品味一下:这句话到底是说海巡抚乃非常之人,无须客套俗礼呢?还是说自己是非常之人,不能以俗礼要求之?

海瑞内心颇为凌乱。

徐元佐觉得车里气氛有些异样,自己又不是那些狂妄的隐士,只好直了直身:“廉宪既然微服,便是不愿人认出来。学生自然以寻常路人视之。”

海瑞脸色稍稍松缓了些。声音却冷了下来:“徐君似乎并不乐见本院。”

徐元佐扯了扯鬓角,道:“并没有什么乐见不乐见的,只是觉得廉宪来与不来,做与不做,对江南百姓并没有什么益处。”

“恐怕是本院实令官宦人家不悦。”海瑞回归了本色,凛然之中带着傲气。

徐元佐知道傲气只是小狮子的咆哮,与其说是扎人不如说是卖萌。他道:“以我之见,廉宪此来无非是为了两桩事。”

海瑞看着徐元佐,并不搭话。

“其一。提编法。摊人丁税赋入田亩之中,弃实物,折收白银;其二,清理宿案,整治贪官污吏,还江南一片清朗之地。”徐元佐道。

海瑞微微有些变色:“既然知道本院此行的目的,为何还说无益百姓?”

“因为提编法就如空中楼阁,少个地基。”徐元佐取出折扇。轻轻扇着。

海瑞从京师来,自然知道提编法的争议之大。非但阁辅之中有不同意见。部堂之间也有分歧,地方疆吏更是各有说法。今朝这位总督说提编法大好,明日那位巡抚说提编法害民,都是就事论事,争执不休。

“少个什么地基?”海瑞问道。

“清丈田亩。”徐元佐道:“不厘清到底有多少农田,这些农田田皮归谁。田骨归谁,如何行提编法?”

田皮是土地使用权,田骨是土地所有权,皮骨分离是最常见的情形。形象而言,在土地上然盖房子、卖房子、租房子、住房子是属于田皮;而土地所有权则是田骨。大明律并不支持这种复杂的法律关系。但是民间有这种需要,所以就自然产生了。

既然是国法所不支持的,所以绝大部分用的就是白契——未经衙门确认过的契书。

田皮的白契和田骨的红契,哪个效率更高些?如果是后世,那当然没说的:有官府背书盖章的红契效力必然最高。然而现在人还讲究一个公平,凭啥认为白契就不如红契呢?我家照白契种了三代人的地,凭啥你一纸红契就能收回去?

于是就有了各种诉讼各种争议,最终就看裁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