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2/4页)

干部脸上狠狠的来了一下。当然,也有人怀疑这是作秀,实际上杨帆清楚这是一个巧合。至少洪成钢的车子,是去送儿子到宛陵上学去了。

区委大楼里,针对城建局的事情,召开的一个临时常委会,讨论如何处理的问题。现在的纬县,别看常委里面市里塞进来五个人,但这五个人的来路都有点说法,也不是一伙的,所以纬县的常委会,发言权还是掌握在四大常委的手里。

关于城建局的处理,会议上杨帆的意见非常明确,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暂时明确的一条是受伤群众的医疗费,由责任人承担。其他的处理,要等进一步的调查出来之后,再做决定。城建局长作为一把手,虽然出事的这两天不是他值班,但是也脱不开关系,建议作出深刻的检查,通报批评,以观后效。

老蒋的职务是保住了,但是今后的仕途算是走到头了。

杨帆的提议得到了全体通过,不过有心人还是会去想一个问题,城建局的老蒋,还有两年就到下去的时间了吧?不管你怎么想,杨帆终究是站在一个正义的立场,提出了严肃的处理意见。

午饭前临时常委会结束,众人散去,杨帆打车回到招待所,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要不是苏妙娥的一个求情电话,杨帆是绝对要拿城建局来开刀的,不见点血怎么能吓得住猴子?

值得庆幸的是上午的公车事件,使得杨帆得以轻轻的转移了一下注意力,也算是给了苏妙娥一个交代了,杨帆多少觉得有点无奈,但这就是现实。

回到招待所,刚刚打开房间门,开了空调后站在门口吹风等温度下来时,苏妙娥发来一条短信:“谢谢!”杨帆笑了笑,回了一条:“客气。”清除了短信之后,杨帆叫了碗面条,拖把椅子在走廊上吃。

招待所里的人,对这一幕现在已经再熟悉不过了,每到休息的日子,小杨书记只要在招待所呆着,肯定是一碗面条,一把椅子坐在走廊上。杨帆很奇怪,隔壁的晓云怎么今天不在?奇怪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点轻松的感觉。

关于晓云的问题,杨帆和沈宁私下里交流过。沈宁是这么下的结论,“如今的女性,一个比一个现实。权力、金钱、相貌,三者只要你有一样,就会有带着强烈目的性的女人主动缠上来。”最后沈宁还无比沉痛的说:“鸟人,你很不幸,三者皆有。”

沈宁说得多少有点刻薄了,也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仔细想想,这个话确实很有说服力。宣永光先生早在民国初年就有言,“除了强奸之外,男女之间发生了深切关系,追源祸始,女子是主犯的多。”这句话在杨帆看来,同样有点偏激,但是却也说在了要害上。

回到空调房,拿出林顿整理的报告,杨帆开始继续看,并适当的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搞完之后,杨帆让林顿过来,拿回去再修改一遍,然后打印出来。

晚饭杨帆还是一碗面条,正在吃的时候,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走了过来。走在前面的女子,看见杨帆吃饭的样子,立刻举起手里的相机啪的拍了一张。闪光灯闪过之后,把正在思考明天常委会该怎么说话的杨帆给惊动了。

对于这种不宣而照的人,杨帆心里非常的不满,不由得怒色起来,扭头瞪了一眼那个额头上长了一排青春痘的年轻女子。

女人被吓的微微往后一退,随即身后的年轻男子上前来解释说:“杨书记好,我们是宛陵晨报的,今天在网上看见您在现场处理城建局事故的消息,所以就赶来采访您。”

听说是记者,杨帆的态度微微的缓和了一些,但也没有收起脸上的不快,而是轻轻的皱眉说:“你们要采访,也该先通知办公室的同志吧?另外采访我做啥?你们应该去采访区委书记洪成钢、副书记、区长贺小平同志,上午的现场会是他们主持的。”

这时候,被吓了一下的女记者上来了,不满的嘀咕说:“记者有新闻自由。”

杨帆一看这个女的样子,就觉得她有欲求不满的嫌疑,再看她一脸拽样,联想到刚才乱拍的事情,脸色就更难看了。

“记者是有新闻自由,但是宛陵晨报是党报,是市政府的喉舌。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你们还要我教?行了,我很忙,没时间接受采访。”杨帆说着站了起来,转身拖着椅子回了房间。

“杨书记,杨书记……”男记者在后面喊了两声,见杨帆坚决的把门关上了,不由微微露出丧气。回头朝女人埋怨:“你怎么搞的?第一次出来采访,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拍照前要征求领导意见,你倒好,一下就把领导给得罪了。”

正在埋怨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