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2/4页)

家芳姐说亲本就不容易,怎么就非得出来捣捣乱的呢,这孩子八字不好,总是闹小人。

就听媒人说道:“那是,那是,自然是要把庚帖和一和的。”

池家二夫人这时候,亲自拿出庚帖递给冯二夫人:“府上小娘子温婉恭顺,孝顺懂礼,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我很中意,还望夫人割爱。这是我家二郎的庚帖,请夫人过目。”

华老夫人身心舒畅,这池家姿态放到太让人舒服了。

能得池家二夫人一句话,比昨天池家二郎说的要让人放心的多,毕竟将来芳姐面对池家二夫人要比面对他夫君的时候都多。女人不容易呀。跟婆婆相处不好的女子更不容易。

自始至终华家老夫人一句话不说,都由着自家儿儿媳妇施为。只作观望态度。

冯家二夫人看了一眼华老夫人,然后郑重的拿出早就走准备妥当的庚帖:“府上二郎仁义,博学,忠义敦厚,更是难得的郎君,是芳姐的福气。这是我家芳姐的庚帖。”

说完就把被自家夫君盯了一晚上的庚帖递了出去,在冯氏看来,这玩意被自家老爷的盯得都有分量了,真心的不敢轻易交出去呢。

这话说的池家二夫人心头舒畅,儿子议亲多次,就这次让自己舒心舒意的,这华家果然是个识人的,难怪老尚书声名远播。

郑重其事的结果冯氏手中的庚帖“二夫人客气了。是我家二郎的福气,是我的福气,是我们池家的福气。”

一连的福气,让边上的定国侯夫人当真是忍不住了。

不过华三夫人先开口了:“呵呵,那要恭喜二位了,这亲事成了我们这些人可就成了陪衬了。也能功成圆满的后退了。”

媒人跟着就恭喜开了。定国候夫人憋的脸色都是青的,原来华家真当自己是过来陪着二弟妹提亲换庚帖的吗,自己岂不是给老二家的做了嫁衣,好没有道理:“呵呵,可不是吗。就是遗憾,我还没有亲眼看过这让二弟妹如此中意的小娘子呢,华府娘子金贵,不好随便请出来,不过我实在心仪的很。”

上来就挑理,你们家小娘子都不出来拜见长辈的吗。态度可谓是蛮横。

池家二夫人气的脸色铁青:“大嫂说的什么话,哪家的小娘子不金贵,哪家的小娘子这种情况不会回避。大嫂若是心意,等四娘进了门,二房的门还能不让大嫂进吗,可不是随便看。”

冯二夫人提着的心就放下了,芳姐好福气,能遇上一个护着她的婆婆,将来的日子就不会难过。

看了一眼华老夫人,跟自己一样的有福气,遇上一个好婆婆 呢。

华老夫人以为儿媳妇在求救呢,给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到底是老夫人压得住场子。

定国侯夫人:“弟妹说的什么话。我又岂是如此没见识的人。不过是京城中华家四娘子的传的颇多,如今听到弟妹如此夸奖华府四娘可见,有不实之处 ,不过是想见见久闻的小娘子而已。弟妹如此一说。岂不是在说华府的小娘子见不得人吗。”

这当真是想要翻脸的节奏呀。

池家二夫人气的嘴唇都哆嗦了。今日的亲事怕是难成,华府岂是让人随便羞辱的:“大嫂慎言,华府百年门第。何等清誉,岂能随便道听途说,何况那四娘往后就是我二房的媳妇,大嫂这话跟折辱自家人有何区别。”

人家直接就把四娘子算在自家名下了,意思很明显,伤这个才换了庚帖的儿媳妇,就是伤他全家,态度可谓够明确,看向冯氏的眼神更是坚决。

只希望华家能给些脸面,能看到自己的决心才好。

华老夫人:“呵呵呵,两位夫人严重了,小辈本就当过来给长辈们请安的,若不然岂不是华家失礼了,不过是定国侯夫人急切了些,小娘子们可是早就在外面等候了呢。至于说传言吗,自然是不可信的,外面都说华府小娘子温婉恭顺,贤良淑德,才貌俱佳,虽然都是实话,到底还是有不足的,定国侯夫人不当真也就对了。二夫人呀,我加芳姐可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好,往后还得让二夫人多担待了。”

池家二夫人激动的眼睛都有一抹泪了,这才叫做亲家呢,至少人家华家的战队阵营相当明白:“哪里,哪里,我池家二房就是久闻华府四娘这些名气才厚脸诚心求娶的,是老夫人不嫌弃看得上我家二郎,四娘到了池府那就是我池府夫人,自然没有嫌弃的道理,我这个当婆婆的别的不敢说,护个媳妇还是做的到的。”

人家就差保证不让欺负芳姐了。多有诚意呀,果然是池家二郎的娘亲呢。

定国侯府夫人在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