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在了最佳的防御状态了。所有的10多艘护卫舰摆在了最外围。4艘“现代”级在第二层,4艘“旅沪3”级在第三层,而最里面的就是两艘作为舰队旗舰的“旅沪2”级了。

防空作战从90公里的距离上开始。4艘“旅沪3”级进行了4轮防空作战,每艘舰上的64枚远程防空导弹消耗一空。日本的反舰导弹在被击落了68枚后,也突破到了舰队的第二层防空网处。随即,4艘“现代”级投入到防空作战中来,每艘舰上的两部旋转发射架以及垂直发射系统以每两秒一枚的速度疯狂的发射着导弹,这一轮防空作战进行了3次拦截,再打掉了34枚导弹。最后,突入到中国舰队的内层防空网内的日本导弹还有72枚。

近肠防空作战是非常残酷的,这不只针对日本舰队,对中国舰队来说也是一样。处于舰队最外围的那10多艘护卫舰上的37毫米近防炮最先开火。它们也是最先遭到打击的。当40多枚导弹扑向这些护卫舰之后,出了拦截下很小的一部分外,3艘护卫舰被击沉,4艘失去了战斗力,另外3艘也受了轻伤。

越过了已经没有打击价值的护卫舰防线,剩下的近30枚导弹瞄准了最后的10个重要目标。4艘“现代”级首当其冲,但是,那两艘装备有“卡什坦”近防系统的“现代”级也给予了这些导弹最大限度的拦截。战后统计,至少有15枚导弹被4座“卡什坦”拦截了下来。但是,在4艘“现代”级也受到了最猛烈的打击,1艘被重伤,沉没于回港修理的途中,2艘被重创,半年内无法再投入战斗,只有1艘受到了轻伤,不影响战斗。

突破了“现代”级的防线后,剩下的导弹只有7枚了,这已经不能够对后面那4艘“旅沪3”级构成什么威胁,全部被驱逐舰的近防系统给打了下来。

从中国舰队受到的打击上来看,虽然没有遭到灭顶之灾,但是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战沉4艘,被重创6艘,另外还有4艘退出了战斗序列。最后剩下还能够再战斗下去的只有6艘驱逐舰了。可以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句话,在这场海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中国舰队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防空作战,并且将所有的落水官兵都抢救起来之后,却并没有马上回到自己的基地去,现在它们要准备复仇了。

日本舰队距离他们的距离只有200公里左右,剩余的6艘驱逐舰将剩下的工作交给了那几艘还能够勉强航行的舰艇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向了主要的海战场。但是,他们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

当舰队感到的时候,空军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已经结束,就连埋伏在附近海域的潜艇也已经抢先分到了一羹。4艘“旅沪3”级与2艘“旅沪2”级驱逐舰在其C802反舰导弹最大120公里的距离上就发射了导弹,引导任务交给了舰上的直升机。但是,当这批带着海军巨大希望的48枚导弹飞到的时候,能够成为它们目标的只有2艘失去了作战能力,只能勉强航行的“村雨”了。这样的攻击完全就是一轮强暴,让“村雨”毫无招架之力,根本没有做出任何的抵抗,就被送下海底了。

让仇笑天最不满的不是舰队遭受到的损失。相对来说,他们的损失已经在接受范围之内了,只有4艘沉没,其中只有1艘是主力战舰。但是,他们忙碌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换来的却是让空军与潜艇拣了便宜,让这位一直想着把海军舰队发扬光大,并且狠狠打击日本舰队的海军少将很是不爽。

不高兴归不高兴,仇笑天并没失去理智,所以也就没有阻止参谋长提出营救日本落岁人员的意见,即使自己不愿意,也还是让舰队去执行这道命令了。

现在回到主海战场上来,当海战结束之后,即使是中日这两个已经再无容纳对方余地的国家,也不会违背国际战争法,确切的说,是中国严格的遵从了国际战争法,开始打捞落水人员。

海战的主战场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之内,而具后来的资料记载,第一个赶到战场进行营救行动的不是速度最快的空军救援大队,也不是海军的水面舰艇,而是潜艇部队。而当时第一个在战场上开始营救日本落水水兵的潜艇正是苟国茂指挥的那艘093乙。

“艇长,我们已经无法接受更多的落水日本兵了,现在怎么办?”负责进行营救行动的轮机长看到附近还有跟多的日本水手正在向他们的潜艇拼命的游来,心里比谁都着急。

苟国茂眉头皱了下,这些日本海员还真是多,如果把他们都打捞上来的话,恐怕潜艇都要给他们压“沉”了。

“在海图上标上他们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