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 (第1/4页)

的却是对方价值只有几千元的假目标!

由于空军的作战任务非常大,所以赵隼鹰已经没有精力关心别的战斗了,这也好,现在许常青亲自压阵指挥地面部队战斗,而杜冰峰分担了空战方面的压力,他只需要用心搞好对地支援行动就好了。而这时候,对面的美韩联军指挥部内,气氛同样的非常紧张!

哈维司看着作战室中央的三维电子地图,一直没有开口说话。虽然在停火的4个多月时间中,哈维司回到国内度过了2个多月,能够有时间与心情放下紧张的战争。但是,他心头却有一块石头一直没有被卸下,这就是在第三次战役后期,迈尔斯中将的死,让哈维司的心情非常的糟糕!

在美国军队中服务了几十年,哈维司见过的高级将领不下百人,但是被他看中的,且认为有能力领导美国陆军今后发展的人就只有迈尔斯一个人。从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中,迈尔斯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特别是在艰苦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以及对战争的信心,这是很多美国将领都不具备的!在这种高伤亡的战争中,很多将领首先考虑到的是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并没有认识到,如果因为保存实力而致使战争发展到不利的境地的话,那么损失将更为巨大!而迈尔斯却能够在危险中找到机会,这从他在第三次战役中指挥西部战区的战斗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第三次战役中,西部战区的美韩联军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而且是最外围的一个战区,得到的支援也是最少的。但是迈尔斯却打得非常出色,至少延缓了志愿军1周多时间,并且消耗了大量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在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一半的损失是在西部战场上的战斗中造成的,而朝鲜人民军的损失也有一小半是在这里得到的!),最后也正是因为迈尔斯在西部战区的坚持,才能够让别的两个战区有时间安然的撤退下来,而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

也许,天妒英才这句话在美国人中照样适用,就在迈尔斯带领部队即将撤到安全区的时候,却遭到了志愿军特种兵狙击手的袭击,一发子弹就结束了这位正在绽放光彩的美国将军的性命。这也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美国阵亡的最高级的将领,也是唯一的一名中将!当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迈尔斯的死对美国的损失有多大,但是哈维司心里却很清楚!

现在,哈维司都已经快70岁了,他能够战斗的时间已经不可能很多了。而在哈维司之后,包括现在的陆军参谋长麦克伟林在内的大部分陆军将领都不具备有与中国交手的经验,而且也没有指挥大兵团地面作战的能力。这些陆军将领几乎都成为了海军与空军的附庸,只知道在空中支援下作战,而并没有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独立指挥部队作战,并且获取胜利的能力!本来,哈维司在发现迈尔斯这个奇才之后,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能够支撑起美国陆军脊梁骨的人。但是,现在迈尔斯却英年早逝,这对哈维司的打击非常大,对美国陆军的打击也非常大!

当然,现在哈维司的思维已经转了过来,毕竟战争已经爆发,人也死了,过多的伤心,并不能起到多大的弥补作用,还是先把这场战争打好了再说吧!

在这之前,哈维司已经预料到了当战争再度爆发的时候,中朝军队会采取一个什么样的策略。因为,在第三次战役后半段,特别是在收尾阶段的战斗中,哈维司已经发现对方指挥官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不是罗开所擅长的那种诡异的,难以琢磨的手段,而更像是在中印战争中一战成名的许常青的稳重战术!所以,哈维司对志愿军换帅的事情已经产生了怀疑,虽然现在美国的情报机构还没有调查到志愿军司令员是否换人了的情报,但是哈维司凭借对志愿军作战方式的改变,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正是这点,让哈维司对美韩联军的部署做了调动,将美国军队后移,以稳定防线,减少在正面战中的伤亡,并且应付志愿军的重点突击!而现在,看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的进攻方法,哈维司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这种猜测,对方肯定是换人了!

“将军!”一名上校参谋急步走到了哈维司上将身边,“最新情报,中朝东部战区的部队已经开始向后撤退了!”

“撤退?”哈维司一愣,马上惊醒了过来,“哪支部队在撤退?”

“空中侦察的情报显示是志愿军39军的主力部队正沿着海岸线,缓慢向后撤退!”

“39军,不大可能吧!”上将小声的嘀咕了起来,这一下,他又在怀疑自己的判断了,这志愿军的指挥官到底是谁,怎么变来变去的呢!

“将军,我们需要让北面的韩国新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