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比起普通的耕种之民,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加上东三郡张休那里招募到了两万五千士卒,和宜部王甫部下五千士卒,以及原本西川的七万川军,赵峰麾下加起来,现在已经有了整整十四万人马。加上马超那里的五万人马,足以和司马懿一决胜负。

当然,兵力的增加,并不代表战斗力的增加。现在的十四万人,其中将近一半都是新兵。这些兵马若是上得战场,只怕一个不慎就会出事。为了能够保证其战斗力,赵峰也是一刻不停歇地操练这些人马。好在南人虽然桀骛不驯,却是最为敬重武艺高强的英雄好汉。在训练的前几日,赵峰就打倒了几个蛮族著名的勇士,让他们彻底拜服。赵峰感觉这简直有点恶搞:自己招兵招到最后,居然要靠个人武力解决问题?这么一搞,自己和那街头玩胸口碎大石的卖艺的,都有点相似了。

除了兵员,此外还有两个好消息传来。首先,根据赵峰的指引,交州和越嘉境内,刚刚都发现了一个大铁矿。有了铁矿,才可以大规模地打造兵器和衣甲。赵峰根据前世知道的攀枝花铁矿和南海铁矿的大概位置,让人去大力挖掘,终于是将它发掘出来了。有了这两个大铁矿,在未来的一年里,不止是川军,几乎所有的刘备军士卒的装备都被更新了一番。而历史上为刘备打造神兵利器的铁匠蒲元,也被赵峰给找出来了,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军的冶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此一来,虽然没有增兵,但是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却是显然的。

其次,就是在楚国司农诸葛亮的试验下,产自交州的三熟稻,开始在会稽和整个交州种植,而荆南之地,也开始实行双季稻和小麦的轮番混种。这样一来,每年的粮食产量增加了足足四威,绝无缺粮之虞。而赵峰自己在西川,除了像历史上诸葛亮那样修复都江堰之外,对于农耕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龙骨水车的推广,使得西川的不少山地也可以种植水稻,这样一来也是收获极大。

赵峰在南中大肆招募军士,打造军械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近在咫尺的司马懿的耳目。

在得知这一系列的消息之后,司马懿就清楚,西川那位,怕是想要和自己刀兵相见了。

“主公,如今加上韩德将军,我等已然拥兵二十万,何惧这赵伯涛。淮愿率一支人马,为主公夺取西川!”长安城中,汉中太守郭淮率先请缨道。司马懿占据不过关陇和汉中,却任命郭淮为汉中太守,足见对其重视。

“话虽如此,但是西川山路冗长,道路崎岖,天险甚多,只怕攻取不易!”京兆尹钟繇闻得郭淮如此豪言壮语,却是不乐观地道。司马懿闻言,居然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前番他占据汉中之后,本想一鼓作气直下西川,结果被硬生生挡在葭荫关之前不得寸进。而巴西的陆逊,梓潼的王平都不是省油的灯,自己几番进军都是无功而返。就在这时,另一侧的一个黑衣文士开口说话了。

“如今我等坐镇关陇与汉中,固然是高枕无忧,但是想要进兵,却也是千难万难。我观多则三年,少则两年,刘备与曹操迟早会按捺不住。主公实力虽然较弱,但是占据关中天险,因此曹操也好,刘备也罢,他们都不会对主公下手,肯定是相互攻伐。而主公占据关中和河东一郡,若是刘备胜,则趁势进军并州和冀州,夺取河北之地;若是曹操胜,便可趁势南下西川,届时必然事半功倍!如今嘛,还是积蓄力量以为上策!”

“公威此言不差!”司马懿闻言点头道,没错,这个人就是孟建。当日他身为河东太守,司马懿起兵之后他就被迫与之合伙。孟建用计素来狠辣,其人狠毒不逊于贾诩。司马懿也是阴鸷之人,彼此之间很是投缘。众人又商议了几件事,最后司马懿还是敲定了大的方略,准备暂且休养生息,安抚武都和阴平的氏人和青羌,然后准备等到下一次曹刘开战,在从中渔利。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想要旁观者清的,最终都是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的。历史上的孙权如是,司马懿亦如是。碰到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赵峰,司马懿和孟建这次都失算了。甚至就连他那能掐会算的老婆,也没能算准这件事。而这其中的误会,却当真是阴差阳锚。

此时的司马懿自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回到自己的家中之后,司马懿悄悄掩上房门,然后从他的床下拿出一个小木匣子,打开盖子从里面掏出一个布包。再除去包装,里面赫然便是传国玉玺。

“宝贝啊宝贝,可怜在这里暗无天日。迟早有一日,我司马懿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世人面前拥有你!”看着做工精致的玉玺,司马懿的眼中掩饰不住自己的贪婪。而与此同时,邺城的曹操看着眼前的一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