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2/4页)

漳河督工建造铜雀台,这么快就回来了?”曹操乐呵呵地道,语气里满是对自己这个儿子的宠爱。一旁的曹丕闻言,脸色不由得有些黯然。就在这时感觉自己的袖袍被人轻轻一扯,回头一看却是司马懿朝他使了个眼色,曹丕立时醒悟,喜笑颜开随众人称赞自己的弟弟不提。

“仲达,你也看到了,父亲现在是越来越宠信子建了。我看他日立嗣,只怕是非子建莫属了!”议事结束之后,曹丕和司马懿一同离开,前者忽然有些怅然地道。这也难怪,换了谁现在也不会痛快。

曹操称魏王已经半年了,这半年里,曹操一直没有立嗣,明眼人都看出曹操是什么意思。眼下曹操诸子之中,年过十五的只有曹丕、菖彰和曹植这三个。曹丕敦孝仁厚,多与人为善,宗族将领以及三弟曹彰均与他相善。

按道理说,这个世子之位非他莫属,但是曹操明显还有别的顾忌。

他的顾忌,就是曹植。

今年才十六岁的曹植,已经是才名动天下的才子了。这两年内,由他所做的著名的文童诗赋,广为流传的不下百首。年初修建铜雀台,他的那一篇《铜雀台赋》更是赢得了满堂喝彩,也为他在士人之中赢得了不少声望。面对如此聪慧的一个儿子,曹操无论如何都是会有些想法的。不夸张地讲,要不是曹丕一直装得够深,只怕曹操早就立曹植为嗣了。

“二公子莫急,虽然四公子才名满天下,但是自古以来废长立幼,酿成祸端者不计其数,魏王不会不顾及的。再者,二公子敦孝仁厚,德行高尚,四公子却未免放浪形骸,好酒无度。为嗣君者德行之重,重于才学,主公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的。今日四公子回邺城,必然又与丁仪兄弟那班文人置酒高歌了,二公子何不前去一观?”司马懿微笑着道,一对狼眼之中满是闪着智慧的光芒。

“言之有理!”曹丕大喜之下就要前去,却见司马懿拉着他道:“公子且慢,还需与三公子或者子丹将军他们一同前去,好做个见证!”

“伸达,你果然有主意啊!”曹丕闻言大喜,随后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感叹道:“我虽与宗族长辈相善,但是群臣之中,唯有你与我交心。仲达才为世出,待日后若能继承父王基业,我必当重用与你!”

“二公子言重了!”司马懿恭谨地道,限角深处闪过一丝精光。

于是这天下午,正在向许褚讨教武艺的曹彰和曹真,碰到了前来找他们的曹丕。曹丕说听说曹植回来了,兄弟们数月不见,期间他是在铜雀台监工,甚为辛苦,不如去他府上看看他。曹彰和曹真自无不可,于是曹操的两亲儿子和一干儿子一起,前去曹植的府上。

“二公子,三公子,子丹将军!”看门人见是他们三人,连忙施礼道。

“子建呢?”曹彰眼见出迎的不是菖植本人,有点讶异地问道。这人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才开口道:“三位有所不知,四公子吃醉了酒,现正仰卧与厅上不省人事。”

“啊,又吃醉了?”曹彰闻言也是吓了一跳,自己这个弟弟素来好酒无度,不想今日又吃醉了。这时曹丕开口道:“我等兄弟多日未见,今日只是来看看。子建既然吃醉了,我们本来不便不打扰他休息。只是现在已是初秋,吃醉了酒仰卧于厅上,万一感染了风寒怎么办?还不快将你家公子抬去房中榻上休息!”

“是是是!”内侍急忙前去大厅,将满身酒气醉醺醺的曹植抬回房中。曹彰和曹真看着人事不省的曹植,都不禁皱起了眉头。就在这时,昏迷中的曹植突然一口吐将出来,满嘴秽物吐了一地,还有不少溅到上前查看他的曹丕身上。

“你这小子!”曹彰一看曹植醉得如此不成样,也是怒了。正准备训斥他,曹丕已是拉着他道:“算了三弟,四弟喝醉了,就不和他计较了。只是他年纪轻轻这般饮酒,日后必然会伤身啊!”

“罢了,回头告诉父王,让他来管管四弟吧!”曹彰有些不爽地到。由于曹植一直人事不省,三人也就扫兴而归,却不想正好在门口碰到曹操。

“父王!”三人连忙向曹操施礼道。曹操点了点头,看了看眼前三人,不由得皱眉问道:“子桓,你衣衫不洁,为何如此?“语气甚是不喜。

“这个!”曹丕有些尴尬地笑道,一旁的曹彰已经忍不住开口道:“父王有所不知,子建喝醉了仰卧厅上,二哥怕他感染风寒,让人将他抬入房中。不想子建呕吐,这才弄脏了二哥的衣服。”

“怎么,子建又喝醉了?”曹操闻言不禁皱眉道。

“正是如此!”曹彰有些气愤地道,一旁的曹真也是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