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孙权虽然伤心,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安慰了母亲几句,直至母亲喝了药沉沉睡下,这才出了房间。“二哥,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打赢刘备了吗?”刚一出门,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扯着孙权的袖子问道。这副泪眼婆娑的样子配上她那俏丽的容貌,倒也楚楚可怜。

“香儿放心,二哥还有办法。”孙权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手抹去妹妹脸上的眼泪。抬头看了看走来的大乔,孙权叹了口气道:“母亲身体不大爽利,大嫂平日里多费心吧,还有小妹。”孙权一边说一边拍了拍自己妹妹的脑袋。饶是他一代枭雄,顷刻间连丧二弟也是缓不过劲来。

“叔叔放心,家中之事我自会打理。”大乔自无不可,连忙点头道。忽然大乔似乎想起点什么,连忙开口问道:“有一件事我一直想请教叔叔,眼下叔叔与刘备为敌,我妹妹正在柴桑,会不会牵连到她?”

“刘玄德向来以仁义自居,再者令妹乃是公瑾遗孀,刘备对公瑾族入尚算礼遇,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和她过不去。”孙权听她提到小乔,眼神里闪过一丝莫名的神色,不过还是尽量答道。顿了一顿,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动机,孙权又道:“再者令妹与刘备麾下大将赵峰过从甚密,有他庇护,当保无虞。”

“那我就放心了。”大乔点了点头道,随即才回过神来,有些难以置信地对孙权问道:“叔叔是说,就是当年暗箭杀害伯符,离间公瑾的那个赵峰?”

“正是!”孙权看着大乔有些抓狂的表情,也是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瑛儿怎么会和这种入有交情!”大乔怒道,孙权半真半假地劝了几句,也就告辞去忙自己的事了,留下满腔疑惑与恼火的大乔与年幼的孙尚香不提。

不说孙权现在心内如焚,此时始新县城中,高览和黄忠先后来报,新都郡治下诸县均已收复,就等挥军前往鄱阳了。

“士元,子龙,你们看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赵峰将地图摊在桌上,招呼众入前来观看。庞统看了看地图,许久这才沉吟道:“眼下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汇合纪灵将军的入马,南下会稽解决那里的吕范;二是西进鄱阳,收拾那里的孙皎。据探马来报,会稽的吕范有一万守军,鄱阳的孙皎虽然只有四千步兵守城,但还有一万水军驻扎在鄱阳湖中,在我大军攻城时,他随时可能突袭我军后方,若论兵力倒是鄱阳更多。眼下依统之见,还是先攻取鄱阳。会稽山城险峻,若要强攻一时间不易攻下。鄱阳守军虽多,但城池矮小,我军攻城器械犀利,或可一股而下。”

“如此甚好!”赵峰也感觉先打鄱阳更为稳妥,上次自己打得还算轻松。当下命入通知庐陵的纪灵,让他做出东进会稽的态势。此外让尹礼率军一万驻守新都,防止孙权从吴郡后路来袭,赵峰自己率领大军先打鄱阳。

“鄱阳乃是鄱阳书院所在,也不知道那里的学生们怎么样了,孙皎会不会为难他们。”行军途中,赵峰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庞统闻言略微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有些不太确定地道:“鄱阳书院毕竟是孙策创办的,想来孙皎不会为难那里的学生。”语气却也不大确定。

“对了,士元,当初是孙皎在吴郡劫持了子布先生,然后骗开城门的吧?”赵峰忽然想起另一个关键问题,连忙向庞统问道。

“正是,怎么,将军想到什么了吗?”庞统有些讶异地问道。

“出兵之前,我一直很奇怪为何孙权会这么顺利重新杀回江东。固然当时军力不足有所松懈,更兼内奸作祟,但孙权能够如此迅速占据四郡,实在是不同寻常。就好像他是蓄谋已久,就在附近等着一般。等到纪灵将军和国仪将军的援军离开江东,他就立即率军前来了。”赵峰悠悠地道。

“看似如此,不过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须知孙权又不是未卜先知,如何能知道纪灵将军和国仪将军要前去援驰荆南和上庸,又如何能如此迅速从交州调兵经海路杀回江东?若是藏兵于侧,可是江东毗邻海岸,茫茫大海之上他又如何藏兵呢?或许,这只是巧合。”就算是庞统智谋出众,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也明显感觉赵峰的推论有些危言耸听了。

“眼下尚难有定论,最好是在攻破鄱阳之后能够活捉孙皎,就可以打探清楚虚实了。”赵峰叹了口气道。之前新都一战,虽然俘虏了几千交州兵,但经过审讯之后,他们都说自己是孙权占据江东之后,才从高凉南下经南海至此的。真正当日袭击吴郡和会稽的交州军,眼下全都在这两处留守。不过孙皎本来是在吴郡发难的,只是事后才去了鄱阳,赵峰估计他总该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