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柿稀U飧霾�的艽嬖诘囊桓鎏跫�褪怯辛艘桓黾��奖悖�旨��厦艿拿苈胂低场H欢�傺厦艿陌踩�胧┮灿新┒矗�揖�耐�缯绞炕�旧险莆樟怂�钦庑┡笥训娜肟饪诹睢D切┎斡胗【��绺脑斓拿拦��遥�浜蟛坏�亚匀〉挠【�楸ń桓�醒肭楸ň郑�簧偃嘶乖诠�谛畔⒖庾约旱目占浯嫒肓烁北尽S谑怯【�那楸ň驮丛床痪�厮偷阶懿吻楸ň帧�

面对印军的疯狂扩张军力,总部官员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不同于东段边境,在那里两军的战场已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前丘陵和平原地带,而西部战线,尽管我军已经全部收复了失地,并攻占了斗拴特别里奥地和楚舒勒两大重镇,可是整个战区仍在3000-4000米的高原,56军和57军有20-30%的官兵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影响了战斗力,第15空降军、中央突击师和二个独立师的官兵虽然没有这个问题,但是连续高强度的作战,精神和体力的消耗也相当大。

更大的问题是印军在战役前,由于美英法的全力支持可以集结1000架以上的各型先进直升机,我军对美国的“阿帕奇”和“基沃瓦勇士”又很不熟悉。我军尽了很大的努力扩大生产,加速引进,可是长期激战的消耗是很大的,现在重型武装直升机WZ-12、WZ-13总共只有140架,轻型的WZ-10也只有200架,作为战斗直升机的WZ-11也只有140架,武装侦察型的Z-1550架,WZ-9虽然改装了120架,但只能作为装甲运输用,Z-9也有230架可以作为战勤直升机用。Z-14已有54架。这些绝大多数是性能优良的电动直升机,可是不可能都投入西线。我们以一个刚起步的直升机生产系统要挑战几乎是整个西方的直升机工业,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困难还在于,全部处于3-4千米高原上的直升机基地,最大限度只能集结500架直升机,与印军相比差距相当大。在很多时候质量并不能代替数量。

曾司令员的报告似乎令总部官员感到欣慰,根据总参指令,替换56、57军的第21集团军和54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已经到达前沿,他们部队已严格进行筛选,26%有严重高原反应的的官兵留了下来,以56、57集团军中身体条件好,实战经验丰富的官兵补充上去,而且他们的陆航兵团全部留下。这样既增强了第21、54军的战斗力,而且有利于阵地的交接。曾司令员感叹道,第21、54军的官兵谁也不愿留下,都要上前线杀敌立功,而56、57军的又谁都要留下继续杀敌立功,部队的士气真是高啊。东线的独5师和独6师,也已调往西线。这些天,西线的战斗日趋激烈,空军和直升机的大战几乎是连续不断,由于我军采用内线作战,战机的性能也高于对方,所以胜率很高。地面上也是如此,我军采取守势,发起攻击的印军突击分队也是损失惨重。在东线陆战2师的参战部队已经回去,陆战1师的参战部队已经到达东线。其余部队也已开始换防,全线的部队都士气高涨,有决心打好下一仗。

曾司令员还汇报了部队的部署和后勤补给的情况,重点当然是西线。已经进入高峰期的雨季确实造成了后勤补给的困难,虽然经过前些年的改建,目前又部署了强大的抢修队伍,新藏公路的运输能力只能维持四分之一左右。好在有缴获的印军物资可资利用,我军的空运能力又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目前我军的阵地都处于原来印军的阵地,那里的公路条件相当好,有此三项,我军后勤完全可以支持作战的需求。

接下来是总参作战部的参谋报告他们制订的反击印军“阿格拉”行动的“藏羚羊”作战计划,汇报人就是当年“战略突击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运用”的作者冷平治上校,作战要点是:――在印军发动“阿格拉”战役前加大打击力度,并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发动若干次突击行动破坏印军的前进基地,以迫使他们把直升机和战机后置。

――一旦印军发起攻击,我军采取内线作战的方式,在自己的阵地一侧利用地面雷达指挥系统和防空阵地消耗印军的战机和直升机。可以后撤一段距离,不但是以空间换取时间,而且是以空间换取机会。

――一旦印军进入我军设置的陷阱,我军一定要在局部以优势兵力逐个歼灭陷阱内的印军,要打歼灭战。

――在总体劣势的前提下,我军一定要发挥特种兵和电子战团的突出作用。

在座的大多数将领都觉得难以置信,在印军的陆航集团军存在压倒性的优势,我军又不具备战区制空权的情况下,如何能达成第二第三点。

冷上校在电脑上演示了方案的图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