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 (第1/4页)

40年后我军已经拥有了对付无人机的趁手工具。双座的歼侦-17是侦察那些无人机的最佳手段,它装备的前视红外成象仪能搜索、跟踪无人机的发动机,而“天眼通-2”的升级产品“天眼通”-3型已经脱离了雷达告警接收机的范畴成为电子支援系统,它能搜索并跟踪、锁定8个辐射源,那些不断与控制站交换信息和指令的无人机是相当强烈的辐射源。歼侦-17的长航时可以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搜索目标,它自身极佳的隐形性能使那些无人机的操纵人员几乎无法发现它们。在中印战争后期,印军为了保护越来越少的宝贵的飞行员,更多地购买了无人机来使用,让我军飞行员得到演练技战术的机会。通常以1架歼侦-17搜索、跟踪目标,再指挥2-4架歼-17逐个摧毁。

为了备战台海战役的无人机大战,总装备部下达指令研制打击超高空无人机的战机。哈尔滨飞机集团欣然接下了任务,他们研制的歼-17和改进型歼-17A在实战中大显神威,自身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制造经验。而我军的航空电机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提高了比功率,达到4千瓦/千克,而且转速范围达到了12倍的比例。美军在“太阳神”超高空无人机上的小电动机在低空和高空的转速相差10倍,不过功率非常小。

他们决定还是在歼-17A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大翼展到40米,采用高升阻比的机翼剖面。电池和变频器均匀分布在机翼内,4台额定功率为450千瓦的变频电动机螺旋桨埋在机翼中,驱动低噪声推进螺旋桨,机身基本借用歼侦-17的,座舱被加大了改为双座,前座为驾驶员,后座为任务指挥官,负责操纵复杂的侦察设备,并把目标分配给战斗机。实际上成了一架空中指挥机。巡航速度提高到380公里/小时,巡航时间14小时,最大速度提高到750公里/小时。升限更是提高到21000米,足以对付“全球猎鹰”以及新型的U-2侦察机。自身装备了25毫米的“雷霆”式机炮,有6管,每管15发炮弹,有相当的攻击力。由于采用镁钠合金与碳纤维玻璃钢制成的组合材料,隐形性能仍接近歼-17A型,被赋予歼侦-17B型号。至于那些“猎人”、“捕食者”、“蠓虫”“海洋巡航者”之类的无人机仍由歼-17来对付。当那些三军联合军演的部队在客人面前着力表演的时候,那些反无人机的空军部队正在艰苦的作最后的演练,我军研制的无人机落力地模拟美军的那些无人机给他们当靶机。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美军的那些“猎人”和大名鼎鼎的“捕食者”蜂拥而来,迅即被歼侦-17的前视红外仪探测到,它们的位置即时被发送给在各空域巡逻的歼-17。这类小型低速的隐形战机是打击无人机的最佳武器,美军的预警机也不能在远距离发现它们,也就不能指令无人机作规避动作。它们的速度与“猎人”、“蠓虫”、“捕食者”等也差不多,低空飞行性能极佳,可以沉着地占位-瞄准-射击,正是一打一个准。最有趣的是我军在花莲以东近岸处的“银星”反射体密集区的上方埋伏了一批最新型的歼-6Z,有9架“猎人”从300米的低空逼近了这个区域,被高空的歼侦-17B发现。决定由这些歼-6Z客串一下捕“猎”者。一般来说高速喷气战机要攻击这些低空低速飞行的小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尾追速度差也太大,那些空空导弹大都是针对高速战机的特征设计的,对小小的无人机命中率实在是不高,以我军飞行员节约的观点也觉得太浪费了。用机炮也很难,瞄准的时间太短促,炮弹的散布稍大一些就打不上这些小东西。当年那些打击高空无人机的歼-6飞行员实在是高手,能发现97次,击落20架真是难能可贵。

不过现在的歼-6Z拥有了超低空、超低速的性能,又装备了“雷霆”式机炮,对付这帮小东西就容易多了。根据歼侦-17B的指示,借助微光夜视仪和热成象仪很快就咬住了一架架小“猎人”。飞行员都是第一次驾驶歼-6Z实战,大多数小心地逼近到150米的惊人近距离才开炮的,本来“雷霆”炮的散布就极小,这一下那些小东西全都粉身碎骨了。它们刹那间就在美军战舰上的操纵人员面前的屏幕上消失了,操纵员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故障呢。至于那2架“环球猎鹰”就只能劳动歼侦-17B自己去攻击了,实际上歼侦-17B还不及“环球猎鹰”重呢,只是翼展略大些,两者的任务也大不相同,后者装上6750千克燃油可以飞行1万多千米呢,而歼侦-17B只装了1800千克的金龙电池,2名飞行员及相应装备也不过500千克左右,在低速飞行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