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笈�5剑乖鲁蹙陀校担矗懊�瓿闪顺醪窖盗罚�乖拢橙眨�傩辛巳嗣窬�冢本�某闪⒁鞘健W魑�桓鼍��担埃岸嗳耸巧倭说悖���嵌际侵肿印�

阿鲁纳和雷少将都知道最有效的训练还是实战,在4天前他们和中国的志愿军团联合发起了“新月”战役。第1军的指战员首次领略了:战役计划的制订,计算机图上作业、垂直突击,数字化步兵班的控制等现代化作战的要领。战斗极为顺利,在这条狭长的战区,本来那些乌兹别克民兵是很容易逃回塔吉克,而塔利班匪徒甚至可以逃入巴基斯坦。但是那些直升机机降的突击队员早就守候在山路上,几乎是全歼了在这一地区活动的3000多名匪徒。并且又扫除了2个“疆独”份子的基地。这帮家伙“反击”的梦还没有做醒,就见他们的真主去了。

“主席,雷少将请你到瓦罕去商量根据地保卫工作。”纳吉卡登的话打断了阿鲁纳的思绪。

塔利班和乌兹别克民兵自然不甘心被逐出这一地区,不久就组织小股匪徒进行反扑。他们妄想利用熟悉的地利环境,在夜间实施偷袭,哪里知道我军可算是搞夜战的“祖宗”了,又有歼侦-17和无声无息的电动直升机的帮助,还有1架“飞天”无人机在25000米高空作为电讯转发站,一处报警,陆航兵团立即在其周围的所有通道布下伏兵。那些匪徒本以为即使偷袭不成,逃走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连续派遣的20多股匪徒,几乎没有一人能溜回去的。再次震慑了匪徒的总部,让他们知道碰到真正的对手了。同时通过这一系列的战斗,阿共人民军也得到了宝贵的实战经验,而且壮大了队伍。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阿富汗全国,不但鼓舞了解放区的人民,也开始吸引各地的人民来解放区。

阿富汗瓦罕9月10日

雷少将在与后方基地赶来的方国峰上校,他是从木牛工程局调来任后方基地主任的,他们商量怎样加速中国移民进入阿富汗从事各方面的开发工作。

雷少将在被任命之初就深知他的工作主要还不在于军事方面的,临行前王刚亲自接见了顾问团的主要成员,指示他们军事行动只能打开局面,更繁重的任务是让阿共解放区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让阿共得到人民真正的拥护。这绝对不能依靠我国单纯的无偿援助来实现,当年前苏联的军事力量不能说不强,援助也给了不少,搞得前苏联跨了台也没有得到阿富汗。我们不能走这条路,我们要为阿共培养军事干部,更要为他们培养经济管理干部和农牧业技术人才,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让阿富汗人民过上好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动员200-300万移民进入阿富汗,填补内战减少的阿富汗人,与阿富汗人民共同致富。这样一来,世界上就没有如何力量能扭转中阿友好的局面。阿富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基地,你们有一项极为光荣的任务,必须细致地利用各方面的矛盾,为收回前苏联侵占,现在为塔吉克占有的我国领土奠定基础。雷少将和顾问团的同志听了深感肩上的重担,也激起了他们的万丈豪情。

这里还要补述一下木牛工程局的发展。他们在大西北的发展节水农牧业;在朝鲜事变后,以巨大的人力资源支持了朝鲜农业的复苏;这次又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派遣了大批具有农牧场经营能力的军垦战士接管了印度人丢弃的农牧场,以及小城镇。鉴于他们屡建奇功,马兴中大校已经晋升为少将,经过他们一年半的苦心经营,木牛工程局在西北、西南、原黄泛区等地,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军垦农牧场、林场和各种种植园,在编人员有近30万。当初国家拨下来的50亿元经费,以及后来追加的30亿元,现在经专家评估他们的资产超过了150亿元。他们最大的特点还是人员流动极为频繁,经他们培训的大批人员纷纷回地方去经营自己的农牧场了。实际上他们还向朝鲜、坦桑尼亚输出了10多万经过培训的人员,有力地支持了中央的战略部署。他们派遣的人员接收藏南地区和阿克塞钦印度人丢弃的农牧场后,很快担负起就地向部队提供食品和军服等的后勤补给任务,极大地减轻了前线运输的压力。

这次组织军垦人员进入阿富汗开发农牧业,以及经营商业和服务行业,完全不同于去坦桑尼亚那样的和平环境,甚至不同于收复的藏南地区,尽管那里也有战争,但那里是我国的土地。阿富汗是外国又是战区,有风险,还要掌握好政策,所以组织工作要细致扎实。雷少将和方国峰商定,首先请阿共划定无主的农牧场签订合同,交中国移民承包开发,承包人将按约定向根据地政府缴纳承包费和农业税。根据当前情况,请根据地政府向移民发放枪支武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