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 (第1/4页)

�硬还�嫉�S谑敲�钤旧��3万米上空,先摆脱导弹追杀,再攻击敌机。实际上米格-31M是截击机,讲究的是超音速巡航、高速,载弹量大,火控雷达性能好,对敌机实施超视距导弹饱和攻击。它的机动性、格斗能力是不能与歼-8Z相比的,尤其在遭敌先手打击时更是难以应付。等他们把沉重的米格-31转向升空到3万米高空,再费尽心力地摆脱了导弹的追杀时,歼-8Z已经扑到他们后半球12公里处,再次以巨蟒4格斗导弹实施夹击。4架米格-31无一漏网。那2枚KH172导弹自然又是被模拟预警机骗走了,不久即在阿拉伯海的上空自爆了。

此类高速战机自然是率先搏杀的,接下来的却是一场智斗。战斗一开始,我两栖舰队就立即转向东方,向印军西部舰队进逼,同时JH-8开始升空支援巡航的8架歼-11M。升空后,14架JH-8立即升上1万米高空,并压得更靠前20公里,而歼-11则仍在3千米高度一起向敌舰逼近。与一般的攻击机在下,护航战机在下的阵型完全颠倒。

印西部舰队司令部自然设在英制LPD两栖舰“曼梭尔”号上,正在指挥舰队转向冲击敌两栖舰队的拉曼少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些中国海鹞理应在舰队防空系统的掩护下等待北方援军的,现在居然前来挑战。就在此时传来了米格-31突击小队被歼的消息,不久又传来敌预警机恢复原来的位置,说明反辐射导弹的攻击未获成功。拉曼少将心中掠过了一丝不安,此时24架LCA已经接近舰队了,少将相信2道由苏-27构成的拦截线能拦住增援的敌机。唯恐对面的敌机退却,命令护卫的8架苏-27立即升空对付那些中国海鹞,24架LCA:则以8架升空到12000米压阵,以16架的优势兵力在3千米低空搏杀对方的8架歼-11。双方全速对进,很快接近到120公里的交战距离。“曼梭尔”号的战术中心充满了紧张空气。

我军JH-8机群的指挥员是潘国兴中校,他是我军第一批海鹞的飞行员,去年他指挥一批速成学员把特种兵夺取的60架海鹞飞了回来。其后在中南半岛战争和南海海战中屡立战功,晋升为中校的。印军果然又下毒手了,显示屏一角的闪光显示印军发射了“陷阱密码”,中校反而松了口气,原来还担心印军在撰他海峡口二次失利会发现此法不灵的,看来印军总部把失利归咎于其他原因了。他们按照预案,立即模拟“中招”的样子,左旋急速下滑。大喜过望的印军飞行员得手后只顾紧逼过来,没有注意这14架海鹞急旋下滑时在向东方移动。下面的歼-11与LCA仍在急速对进,为了立即发射导弹,所以只能以亚音速飞行,印军准备到110公里时发射R-77增程弹,这样就不怕对手突然掉头溜掉了。

哪里知道,上空下滑到6千米的14架JH-8突然就停止左旋,并对准最前方的7架LCA各发射了2枚R-77增程弹,当然采用预警机的目标信息指令制导夹击,然后继续左旋下滑。15秒后,下方的歼-11倒也是在110公里的距离上发射了9枚R-77增程弹攻击后部的9架苏-27,然后急速爬升以吸引敌机的注意,几乎是与那些下滑的JH-8交叉而过。到达6千米高度时又向正在俯冲的8架苏-27发射了8枚R-77增程弹,并启动火控雷达为导弹照射目标。现在无人注意那些注定要掉入海中的JH-8了。

当歼-11与苏-27、LCA接近到80公里时,对准前方的目标又是一轮R-77导弹攻击。印军当然也不示弱同样发射R-77攻击,由于是32比8,印军当然占优。可是令印军咋舌的是,8架歼-11竟然不为那些导弹制导,一个眼镜蛇动作就调转180度从3千米低空大开加力“逃窜”了。前方的战机发射箔条弹,后面的战机就钻入箔条走廊,自己也发射箔条弹以加宽这条“走廊”,几乎是走一条线。那些追踪的印机火控雷达一下子失去目标,导弹也无从追踪了。

印军虽然难以探测、锁定,但哪里肯放过呢?立即大开加力追杀过来,难道他们不怕迎面飞来的导弹吗?不用怕,没有制导的导弹只会飞到燃料耗尽自行爆炸。不过他们没有思索一个奇怪的现象,敌机并没有启动导弹的主动导引。他们当然更没有办法探测到14000米高空的2架歼侦-17A。可是当他们大开加力提速到2马赫急追不久,如同突然中了地雷的战车。

率先“中招”的是那7架LCA。被印军“陷阱密码”暗算的JH-8,在50米的超低空脱离了印军的探测系统认真地制导那些R-77增程弹,依靠的当然是“天眼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