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1/4页)

由于安达曼群岛气温一般在23℃…31℃之间,因此这里的男男女女就像偷吃禁果前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不穿衣服或半赤裸着,衣着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装饰。这里的妇女们把一种白黏土与水掺合在一起,然后再涂抹男人和自己的身体,并用指甲将涂白的表面梳理,形成一道道整齐而光滑的图案,以达到装饰和消暑的目的。女人一旦丧夫,即用这种白泥涂抹头顶、前额和鬓角以示悲痛。

安达曼人把死去的亲人的尸体先放于墓中3个月,再掘出,经细心清理后将肢体肢解为小块,分送给亲属和朋友。颅骨由孩子、遗孀、兄弟等轮流保管和携带,其他遗骨则由亲朋根据意愿制成项链、串珠和其他装饰品。他们认为这样既可使死者的灵魂与活着的家人仍紧紧相依,还可达到禳灾祛病的目的。

安达曼人的婚配方式一种是多夫多妻制,不论男子或女子,同时可以寻找数量不限的配偶,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还有就是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形式既不普遍,也不巩固。在这里,男女的婚姻一般由自己作主,但要有第三者作介绍人。婚事定下后,女子就被带到男方的茅棚小住数月,然后返回娘家再由新郎来迎娶。婚后从夫居,丈夫死后,孀妇改嫁是受欢迎的。不过,安达曼妇女的生育能力很低,35%的妇女没有生育能力,在剩余的妇女中,每人的生育率不足3个,且成活率也不高。

为了保护安达曼人的生存,印度政府早在1956年就制定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原始部落保护法》,为他们营建住房,改善居住环境。政府还定期派专人对居住区进行检查,确保部落族的健康。目前,4个部落中,大安达曼部落和翁加部落都过着定居生活,不再去打猎捕鱼,而是从政府那里领取口粮。雅鲁哇部落住在浓密的森林里,一直与其他人保持非常有限的接触,而且任何一次接触都必须按他们愿意接受的条件进行。而森蒂利斯部落的成员几乎从没见过外来人,因为他们住在一座小的孤岛上,外人想进岛很难。

2000年印度政府为了达到在控制五大海峡的基础上,继而“控制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间广大地区的形势”。在安达曼-尼科巴尔群岛的首府布莱尔港设立了印军历史上首个联合战略司令部-第四司令部,它由陆海空三军的部队组成,不过司令官是海军准将。该港地处马六甲海峡西部出口,与印度次大陆主体隔海相望,在战略上与次大陆主体形成环抱孟加拉湾之势,是其南扩战略的必然之举。一开始这个第四司令部也是一个空架子,布莱尔港的港口并不大,在城市的北部也仅有一个不大的机场。后来印度政府决定建立一个稍具规模的海空军基地,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文化知名人士强烈反对这一计划,认为这将对安达曼人造成种族灭绝,甚至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强烈反对。但是印度政府悍然实施了基地的建造计划,不过为了缓和矛盾把基地建在布莱尔港以南120公里的小安达曼岛的南端,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个新建的达古斯基地距马六甲海峡的北部出口格雷特海峡仅450公里,对印军控制马六甲航道至关重要。

只是安达曼群岛的防御也有极大的弱点,距本土太远。第四军区司令部的支持基地是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与布莱尔港相距1250公里。我国的榆林港到太平岛是1千公里,到南威岛也不过1150公里。而缅甸的科科群岛就紧贴着安达曼群岛北端的北安达曼岛,即使从缅甸本土的伊洛瓦底江口向南穿越北普雷帕里斯海峡,再穿越南普雷帕里斯海峡到科科群岛,再越过北安达曼岛、中安达曼岛和南安达曼岛到南端的布莱尔港也不过500多公里,即使再向南到小安达曼岛南端的达古斯基地也不过再飞100多公里。印海军司令部和第四军区司令部的梅加尔准将司令官都知道长期以来中国海军在科科群岛与缅甸海军有“合作项目”,搞超长波电台和卫星测控装置;近年来更是在安达曼海的格拉杜里港和孟加拉湾的实兑港成立所谓的合资渔业公司,实际上都是潜艇支持基地。

不过印军已有应对之策,在北安达曼岛的悬崖峭壁上部署了一座远程预警雷达,可以监视周边700公里的空域和400公里的海域。为了补上它的照射死角,又在中安达曼岛的悬崖上部署了一座搜索雷达。它们与第四军区司令部有数据链连接。前几个月又耗费巨资在北岛清理了3块台地部署了5辆俄制“道尔M”防空导弹发射车。现在发现要在地势险峻、又湿热多雨的安达曼热带丛林部署这些娇贵的家伙不容易,维护更非易事。北岛是1个排警卫,防空系统有50多人,中岛只有20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