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 (第1/4页)

�榻��3千人的首都警卫团装备精良,并且每个官兵都到贾夫纳半岛厮杀过,那是一个超级练兵场。有4架从我国引进的WZ──10M,在教官的带领下也到战场上露过两手。那些在贾夫纳剿匪的部队也经受了战争的考验,印军入侵一开始他们立即收缩防线向科伦坡靠近,对从贾夫纳登陆的印军层层阻截。

他们更小看了斯共在贾夫纳周边地区的1500人的游击队,他们都得到了我军的真传,装备也极为精良。能在那么险恶的地区坚持了一年多的搏杀,岂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印度侵略军的入侵,让斯共可以亮明旗号,招募了大批的华族居民,自然也掺入了大批的我军特种兵,一下子扩大到3千人。他们主要在斯国中部的瓦武尼亚以东,延河中游,以及加尔奥耶郊外活动。

而更要命的是萨兰达斯上将试图抓起来审讯的1万5千中国援建人员可不是好惹的。其中1万工程兵更加全力以赴地构建工事和伪装,他们现在借助先进设备施工进度极快。而5千名海军特种兵则立即吸收了3千斯共党员和外围组织的成员,在南部山区和加勒港一带组成了防御系统。入侵印军触网了。

新德里,国防部作战厅,9月11日21:00。

索拉雅总理在主持会议,国防部长梅达尔那坐在他左边,二人的脸色都很无奈的样子。陆军参谋长达维尔多上将神色冷峻。旁边的海军参谋长萨赖达斯上将似乎心思重重。负责后勤的德拉尔多中将总是一脸疲惫的样子,说实在的要以如此微薄的军费,来维持如此宏伟的目标真是不易。空军参谋长拉迈蒂上将、内阁秘书拉尔考尔……。军政要员济济一堂,在座的将官似乎情绪不高,索拉雅这位“铁娘子”更是铁板着脸。按说情报局长拉尔辛格刚才的报告应该算是胜利的“喜讯”了。

“……第7军和第9军通过‘亚当桥’在塔莱曼纳尔登陆后立即向东南方推进,突破斯国政府军和斯共游击队的层层阻截抵达维勒柏图国家公园。向东方亭可马里进攻的第7军的第59装甲步兵师、第132步兵师以第14轻坦克团为前锋越过崎岖的山路已经逼近了亭可马里郊区,该基地有斯海军的1艘轻护卫舰、4艘巡逻艇和运输舰等都在准备撤离了。向南方进攻的第9军的35000大军也已推进到马霍,……”

4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推进5公里,成绩也算不俗了,为什么还令这些军政要员愁眉不展呢?原来这位辛格也是先报“喜”后报忧的,而后面报告的要点他们已经大致知道了,原来那支海上突击队已经全军覆没!

当时在海军司令部主持行动的萨赖达斯上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是根本没有可能发生的呀!他全程与“阿格拉”号上的帕德马纳布班少将保持联系,当前锋的2艘科拉级小护卫舰进入斯国领海时,受到1艘斯海军巡逻艇的警告。印护卫舰当即以2发空包弹予以回敬,赶走了那艘巡逻艇。

但是大屏幕上迅即出现的景色却把少将脸上的笑容冻住了,他的垂直突击分队发出了紧急警报,甚至来不及通报详细情况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幸好有印度使馆的接应人员通过抗干扰极强的卫星指向天线报告:派遣到使馆的电子专家怀疑中国使馆楼所顶上新安装的是被动雷达,他们在突击队不知情的情况下锁定了突击队的战机和直升机。在北郊预定地点接应的人员目睹了4架中国的无尾的WZ──10电动直升机突然出击,首先攻击4架米──24,接着攻击庞大的支奴干,那些直升机怎么能抵挡此类电动武装直升机的偷袭呢,场景惨不忍睹。接下来ALH与WZ──10的近战格斗中,总算击落了1架WZ──10,但4架ALH也被悉数击落。早在去年的边境战争中就证实,ALH的红外格斗导弹对电动直升机是无效的,在此类超低空格斗中雷达波的干扰太大,要锁定此类滑溜的电动直升机真是太难了。这些WZ──10的飞行员绝对是中国陆航的高手。

高空的4架LCA战机是被防空导弹击落的,导弹肯定是从被动雷达得到制导信息,直到导弹接近目标时,才打开地面的制导雷达。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LCA根本无能逃脱导弹的夹击。那架安──12最惨了,没有了战机护卫,被突然升空的2架FC──2击落了,最终也未能在仅一步之遥科伦坡机场降落。

不过帕德马纳布班少将马上要为海上的战事操心了。当压阵的“阿格拉”号旗舰也进入斯国领海,前面的登陆舰准备释放两栖战车时,海上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了。领先的那艘科拉级小护卫舰已经接近港口的防波堤了,突然前方高空坠落下来一条红线准确地击中了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