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 (第1/4页)

把2架“海鹰”赶到北边去以后,又来了6架电动“黑鲨”,紧贴着澳舰在500米处伴随飞行,舰桥上的人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架都挂着重型反舰导弹。少将的头上冒出了冷汗,尽管舱室里开足了暖气。这倒不是因为少将来自热带的澳洲特别怕冷,而是知道自己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宙斯盾确实厉害,但是现在已经失去了作用,他难道敢下令对这些直升机开火?20毫米的“密集阵”也许根本就不能穿透他们的装甲,而垂直发射的“标准II”还没有飞到顶上,对方的4枚反舰导弹保证可以把他的“宙斯盾舰”穿个透心凉。

“警告、警告,你们这是敌对行动,请立即离开我们的舰队!”

“警告、警告,我们有在台湾海峡自由飞行的权利,你们若有敌对行动,请考虑后果!”

不过对话就此中止。我军的4架EQ-6上场了,立即取消了澳舰的发言权,它们绕着澳舰在1千米的距离对准AN/SPY…1D雷达的天线和其他的通讯天线,发射了强大的电磁脉冲进行干扰。此时里吉特少将的冷汗已经凝结了。他命令启动卫星通讯装置,可惜也没有用,现在每艘澳舰的顶上都有1架电动直升机伴随他们前进,电子吊舱的干扰机阻塞了通讯频道。跳频也不顶用,对方的干扰机功率太强大了,距离又如此之近。里吉特这才知道什么是金龙电池。

此时如果里吉特指挥舰队掉头回航也许就不会有下面的故事了。可是他对中国军方的“卑劣”做法十分恼火,决心继续完成任务,好在天气晴好,凭目视也能指挥战舰行驶。他只是个军人,不知道指使他的霍廷斯更是个连真正的“人”都称不上的一条美国人的走狗。他自己也太看轻中国人的力量了,以为凭目视能突破重围。

现在快接近海坛岛了,他在中线离开该岛不足65公里,离开中国的领海线更是不足45公里。这一段航程将是对他最严峻的考验。由于雷达失效,当“纳拉伯”号的舰长弗里上校看见前方笔直驶来2艘破旧油轮时,双方相距仅5海里了。望远镜里看去,对方的速度是12节,2轮的间隔仅500米鱼贯而行。仔细看的话,油轮的航线偏在他们的左侧。

“他们显然想制造撞舰事件!我们必须小心了。”在舰桥站得挺直的里吉特少将告诫舰长。

参谋长已经下令护卫舰也注意避让。舰长弗里上校心中不以为然,他的战舰有10万马力的动力,操纵性能极佳,还会对付不了2艘7千吨级的旧油轮?很快驱逐舰与第一艘油轮相距仅500米了,上校看到桅杆上的五星红旗,船名为“中油5”号甲板上没有人,驾驶舱内也只见一个驾驶人员。120米长的油轮眼看就会在驱逐舰的左侧200米处擦肩而过。上校松了口气,为了更保险他命令战舰继续加速到33节的极速。舰首的涌浪掀得更高了,不到半分钟就能越过第一艘油轮了。就在此时出现了险情。

油轮突然失去了动力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滑行,而且船尾猛烈地靠向驱逐舰,此时受船舶相向航行时巨大的吸引力的作用下快速撞向驱逐舰。而紧随其后的油轮眼看要撞向减速的前轮,立即左舵避让,结果变成拦向驱逐舰的前方。很快那艘“中油5号”升起了事故黑球,表示轮机已经失控,要求其他船舶注意避让。

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上校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不过中心的一条就是右满舵,结果万吨级的驱逐舰向海坛岛疾驰而去。后面的护卫舰当然只好跟进。上校以为可以很快绕过这两艘旧油轮又可以回到中线上来的。可是后面的一条油轮机件也发生了故障挂出了报警球,并不断鸣笛示警,直接逼近驱逐舰在高速打转。驱逐舰当然知道撞上一艘油轮会有什么后果,何况上方还有中国的武装直升机在监视着。只得使尽浑身解数与“故障油轮”周旋,此时澳舰队距我领海只有20公里了。海图上显示前方还有一个名为牛山岛的小岛更靠近台湾岛。上校最大的错误是一心想高速摆脱困境,居然闯入了一群渔船构成的“渔网阵”。先前雷达还好使的时候,也未能发现这些木质的机帆船。

他当然明白那些浮标下面是什么,可惜33节高速的万吨级巨舰在慌乱中是很容易闯祸的。2艘机帆船转瞬间被撞得粉碎,可是上校为了躲开渔网仍然打左舵又撞碎了2艘机帆船。舰上响起了警报,此时少将也猛然发现在纷乱中周围的直升机和电子战机都不见了。雷达和电讯也都可开通了。上校当然不会以为中国人是怕了他们,但他仍想赶紧离开这个陷阱。他们已经把经过摄录下来准备将来赔偿渔民的损失。哪有这么容易的呢?

他们3艘战舰立即收到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