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南冉�交�崛≈瓶杖ǎ�绦�莼偬ㄍ宓姆揽障低澈涂站��僖裕哺雎胶郊�啪�谔ㄍ宓囊淮Φ锹浇�⒌锹匠。�佑α狡苷浇⒃怂屠吹挠涤兄匦吞箍说暮>�秸蕉印R话闳衔�灰�揖�木�竦穆骄�蠊婺5锹剑�揭劬突�窘崾�恕�

比较有新意的方案是,第一波导弹取得成功后,首批战机是数量极大的歼-7升空佯装发起攻击,引诱残存的台湾战机升空。以预警机和侦察卫星对这些隐蔽的机场或高速公路改建的野战机场定位,实施第二波导弹的精确打击,使这些升空的战机无法再回去。我军的战机则退回海岸线,迫使台军战机冒险进攻,那么在地面雷达、预警机的指挥下,我军的第二波战机加上第一波战机可以绝对优势歼灭这些残存的台湾空军。

有2点似乎取得了共识:台湾海峡中的战舰是无法生存的,因为福建沿海的地形极为复杂,其上空的预警机可以为潜伏山谷中的直升机、Q-6攻击机指示目标,并可为远程反舰导弹制导,在导弹的饱和攻击下战舰无法生存。另一点是认为我军的航母在初期没有必要参战。美军航母集群的舰载机在台湾岛上空与我军陆基战机的作战也无优势可言。美军以4个航母集群可搭载320架战机,为了舰队的安全要留下40架,那么一个波次也就可以出动140架,并不能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而且我军可以充分利用陆基战机起降灵活的特点同美军斗智,我军一出动大机群,美军必须弹射起飞机群,如果我机半途返航,美机将陷入困境,如果追击,那么将在我军控制的空域作战;如果也返航,那么舰载机的着降可是代价很大了。一天折腾十几次,美机的飞行员累也要累死了。

“兰军”当然也不甘示弱,他们也利用台军掌握的武器,还有美军和日军的“协防”,在拼命地抵抗。在西海岸部署了水雷阵、潜艇封锁线以阻止登陆舰艇的运作;以爱国者导弹、复仇者防空导弹和自行开发的天弓导弹、鹰式导弹、天剑与雄风导弹与空载型的魔法二式、米卡导弹,在地面远程预警雷达和E-2T进行高中低空多层次的“全空域”防空。最可笑的是有人拿出台独专家的游击战方案,居然想在台湾的中央山脉打游击,与游击战的祖宗-人民解放军打游击战岂不令人好笑。不过后来王刚知道此事后调集了一些军事专家参加兰军,让那些“红军”们头上冒汗了。

好在网站上的“兰军”、“红军”拼死拼活也不影响人们的生活。

在去年十月份宣布的我国1个航母集群投入服役,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喜事,半官方消息说第2个航母集群也将投入现役。在网站上,军事迷们展开了激烈争论,“吉林”号和“四川”号被称作“航母支持舰”究竟是否合适。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直升机航空母舰”,因为它搭载的直升机比前苏联的“莫斯科”号直升机航空母舰还多;而且考证出它很可能是英国“海洋”号航母的改良型;可是另一派虽少却坚持这个名称是确切的,难道一个航母集群会有2艘航母吗?尽管不少专家指出直升机航母一般是单独执行任务,最大速度为22节左右,是无法跟上攻击型航母30节左右的速度的,这2艘“两栖指挥舰”既然编入了航母编队,自然要有30节的最高速度啦。

然而,最让人担心的还是美日等国的评论,他们一方面鼓噪“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又极力贬低我国航母集群的实战能力。对于前者几乎无人理会,连泰国、印度都可以有航母,我们只不过是亚洲第3个拥有的国家,实际上日本的4艘25000吨级的多用途两栖舰根本就是航空母舰,日本的航母也即将下水了。大家一致认为我国的航母还太少太小。可是后面一条评论却论据“十足”:一般的航母试航后,到形成战斗力至少要4年。尤其是初次得到航母-还是核动力的航母-的国家。像法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1994年下水直到1998年才投入现役,而且后来还是事故层出不穷。而据外电的报道我们的航母刚下手1年就被拖上船台大规模整修,再下水1年不到就投入现役似乎“太嫩”了。

元旦又爆出了轰动性的消息,解放军报刊登了消息,舰载机联队的2位空中英雄向新的登舰飞行员介绍了他们在喜马拉雅山之巅的作战经验。指出他们联队在当时以舰载机的编制出击,以滑橇跳板在高原起飞升空,又用钢索绊机着降练出了一身硬功夫,打出了舰载机联队的威风。这条新闻自然引起轰动,世界上大多数舰载机飞行员是有很长飞行时间的尖子飞行员,有的还是有击落敌机战绩的英雄。但是从没有以舰载机联队编制,驾驶着舰载机先在陆地上参战的舰载机联队的先例。这是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