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鲲鹏搏击再立新功

当第一波的战机在按照“天鹰计划”逐一攻击电子地图标定的目标时,从成都基地起飞的12架H-6M和28架改进型H-6丁已经抵达了东线的前沿,他们是第10轰炸机师的主力。这些重型轰炸机最大的好处是不占用前线的基地,而且载弹量极大。带队的是副师长辛剑平上校,他此刻的心情好不容易平静下来。

同是空军,轰炸机与歼击机相比可差得远了,国人从空军建军以来听到的空中英雄几乎都是战斗机飞行员,轰炸机的丰功伟绩只听说过二回,第一回是在朝鲜战争初期轰炸大和岛。在美国空军大学出版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51年11月6日,一队双发动机的图-2螺旋桨式轻型轰炸机对大和岛进行了成功的轰炸。”这次“成功的轰炸”在当时曾震惊了美国朝野内外,是组建才1年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某师第22团的勇士们干下的杰作。当时美军为了瘫痪志愿军后方,在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集中其空军力量,对中朝人民军队发动了“空中绞杀战”,依仗着空中优势在朝鲜上空肆虐,到处狂轰烂炸。美军在大、小和岛建立的情报机构对我军威胁极大。

我军刚组建不久的空军,毅然使用二战时期的图-2轻型轰炸机9架,在1951年11月6日第一次成功地轰炸了美军的大和岛基地,炸死炸伤敌少将作战科长、海军情报队长等60多人。在11月30日的第二次轰炸中,由于种种偏差导致米格-15护航机群未能与轰炸机群回合,我军的9架图-2轻型轰炸机和16架拉-11活塞式战斗机组成的混合机群,遭到了美军30多架当时最新式的F-86喷气式战机的拦截。发生了近代空战史上一幕悲壮的战斗,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搏杀中,1架图-2居然击落了1架F-86,拉-11也击落2架F-86,击伤5架,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当然损失也很惨重,4架图-2被击落。我空中勇士竟然继续完成轰炸任务后返航,地面部队不久就攻占了大和岛和小和岛。

第二回是在1955年初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中,1月10日中午我军出动了28架图-2越过一江山岛轰炸了结集在大陈岛的国民党海军的舰艇,一举击沉了4000吨级的“中权”号坦克登陆舰,在当年这些都算是重型舰艇了。在其后的攻占一江山岛的战斗中,轰炸机部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以后的年代里,人们不再听到轰炸机部队的战斗消息了。战斗机部队倒是在与美、蒋空军的空战中屡建奇功。即使在近些年来也经常出击,拦截企图闯入我国领海的外国战机。他们的这些威猛的“巨鸟”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这次是我军半个多世纪来第一次出动重型轰炸机实施空中打击,在第一次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两山轮战、西沙海战、南海海战,我军根本没有出动空军,就更不用说重型轰炸机了,辛上校十分感叹。他指挥机群越过了在下弦月照耀下的喜马拉雅山脉的雪峰,十分感佩我军的新一代高层领导,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敢于出动自己的精锐。他们手中的可不再是那种只能载弹900公斤炸弹的轻型轰炸机了,现在1架“飞豹”或者歼-10攻击型都可以搭载几吨的导弹、火箭弹和炸弹了。他座下的H-6M可以搭载12吨的弹药,飞行9000公里,那些改进过的H-6丁也可以搭载9吨弹药飞行6000公里呢。当然他们也不再搭载那些非制导的100公斤炸弹了,都是500公斤级的“飞蛇”滑翔炸弹、“红鸟”中程巡航导弹和“钻天鼠”远程巡航导弹,足以在敌军的防区外实施精确攻击。

他们一到预定空域,就看到有8架歼-7M在周边空域警戒,还有4架歼-8M在2万米高空巡逻呢。完全不同以往,轰炸机飞到目标上空,用轰炸仪瞄准目标,然后扔下炸弹,甚至实施“地毯式轰炸”进行狂轰烂炸。他们是在12000米的高空按目标表实施防区外远程打击。那些滑翔炸弹无声无息,体积又小,威力可不小;巡航导弹则攻击远处的目标,主要是印军的战略防空系统。在山区印军的防空雷达死角很大,对这些低空飞行的小目标预警时间太短,难以作出反应。强-6、“飞豹”和W-12等攻击机不断清除近处的印军防空系统,让轰炸机可以更接近战线。就这样他们在交替向前推进。

不过他们还承担直接空中打击,以支持地面步兵的攻击作战。怎么会用战略轰炸机去干这种战术轰炸作业呢?这就是我军灵活运用空军的策略,首先是有这个需要,我军的攻击机不敷使用,他们大多数用于打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