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但是美国军方和政治家关心的却是金龙电池在军事上的应用。不久俄国军事代表团已与中国达成协议合作开发金龙电池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消息,不知怎么给纽约时报捅出来了。在美国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惊慌。

comN的评论员的评论颇有代表性:“中国人在世界市场上刮起了一股‘金龙旋风‘‘,从美国的二个小小的事例中,任何人都不难猜想到中国人在金龙电池的军事应用上已经走得有多远了。”

舆论强烈要求政府加快高性能电池的研究。其实根本不用舆论的提醒,军方早就大力开展研究了。但是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呢。

由于上海厂的第二条生产线和成都、西安的新厂已投产,沈阳的新厂以及另几家新厂已开工建设。所以长安工程局挤出了不少中级金龙电池投入美国市场。回收了大笔外汇。一块250克的金龙电池以180美元售出,日本厂商把同等重量的金属电池由60美元降到40美元,也不能动摇金龙电池的热销。据美国专家分析,即使在小电器这个领域,金龙电池也只能满足5%的需求。因此,日美电池厂商仍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他们的命运完全寄托在金龙电池的供应量上,人们已经看到了他们的末日,纷纷抛售他们的股票。

媒体已经在预测电动汽车在何时取代燃油汽车,造成了石油公司股票的大跌,油价暂时未受影响,产油富国已经在忧心忡忡了。

北京金龙换液晶11月20日

金龙电池实施区域销售的原则,一旦有厂商转售他国,中国就立即停止向他们供货。日本的厂商非常担心自己的产品由于没有装金龙电池,而销售大受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东芝计算机公司,他们的便携机原来占世界市场的40%,现在已经大幅度在下滑。日本的商会会长在十月初致电金龙电池公司,请求他们来日本经销。这是封闭的日本市场从来没有过的事,一直以来总是千方百计地不让别国的产品进日本的。这次也知道如果金龙电池全力销售的话,日本的全部电池生产厂商都得倒闭,但是为救其他的小家电生产企业也没有办法了。

金龙电池公司董事长顾松平邀请东芝电器商社社长山下一郎来北京商谈。山下一郎亲自率领一批商务和技术专家赴京与金龙电池公司进行谈判。顾松平董事长直截了当地提出:“我方以180美元一块的基价向东芝公司每年至少提供100万块金龙电池,可按要求修改形状、大小。东芝则向我方转让最先进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板的生产技术,并指导中国建立一条生产线。”

这可是东芝的看家本领啊。中方专家指出中国也同样可以从荷兰菲利浦公司取得这项技术。双方经过长时间磋商,最后东芝集团的高层决定成交。中方也作出了让步,生产的显示屏不直接向国外销售,金龙电池的年供应量增加到120万块,但与显示屏生产线的建成进度同步。签约后,东芝为了夺回便携机的市场份额,只得加快这条生产线的建设速度。原定10个月的建设周期,最后在中日二国工程技术人员的疯狂努力下,竟然以8个月21天就完成了这项优质工程。此乃后事。中国以先进的产品获得了先进的技术。

在韩国的销售是与美国同步的,但是中国作出了令世人惊讶的决定。11月初,在金龙电池公司的支持下,长春第一汽车集团与韩国的现代汽车集团签约联合开发三款电动汽车-家用小型车、出租车、豪华面包车,韩方主要负责车型设计和总体设计,中方负责电器控制系统、车用电动机等方面的设计。对设计成果双方具有同样的知识产权。一旦开发成功,金龙电池公司在三年内每年向现代公司提供50万套车用电池组。合同公布后,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中国又跨出了一大步,把金龙电池的应用推到了大功率电器的领域。而且多少汽车制造业的巨头提出了同样的合作要求,均无结果。反而是韩国公司占了先。

实际上,与弱电系统推向市场的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以“一汽集团”为核心组建了电动货车开发中心,着手设计微型-小型-中型和重型货运车系列;以上海汽车集团为核心组建了电动大客车开发中心,着手设计城市大中型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和豪华型大客车。由政府贴息贷款,并聘请了不少外国专家参与设计。完成后的定型设计,将向国内各大客货运车生产厂商实施招标建设生产线投产。这些产品将极大地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那些急于消除空气污染的国际大都市的公用事业局是极有吸引力的,可以带动出口贸易,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

香港11月10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