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早在二十世纪末,这个支队就突破重重难关,把导弹护卫艇、反潜护卫艇和导弹快艇编成的轻型战斗群挺进到公海大洋上进行对抗演练,实现了这类轻型舰艇从沿海驶向近海的壮举。当年他们创造了护卫艇在海上生存14天的记录,连昔日早出晚归的导弹快艇也在海上生存了5天。更创造了护卫艇一次航行69小时,导弹快艇连续航行27小时的记录。这些记录在几千吨级的大舰上是不足为奇的,可这都是些500吨,甚至100来吨的小艇啊。在满载排水量540吨的红箭级导弹护卫艇上竟然要装上3台总功率达1万5千马力的柴油机,它们的复杂机件还要加上密如蛛网的燃油管路、滑油循环管路、冷却水管,还有复杂的发电设备和供配电设备,艇上的空调系统也是相当复杂,由于艇小在高速行驶时颠簸是很激烈的,而且这些设备在高速运行时发出的强烈噪音和高温,已经把小艇上拥挤着的70多人搞得晕头转向了,其中的设备运行维护人员还得精心维护这些复杂的设备。能经过上千公里的拉练不出故障确实难能可贵。

今天申中校率领都是新型的小艇了,编队中有2艘红箭II级导弹护卫艇,红箭级导弹护卫艇是在一九九一年交付部队试用的。技术参数:长六十五点四米,宽八点四米,吃水深二点四米,标准排水量五百二十吨,动力为三台柴油发动机共一万五千八百马力,最高航速三十二节,最大航程可达三千二百多公里,战斗定员七十五人。武器配备有三联装鹰击八号导弹发射器两座,双管三十七毫米全自动舰炮一门,射程五公里的双管三十毫米全自动舰炮两门,以及新式搜索与射控雷达和电子战干扰设施等,是一款战斗力相当强劲的护卫艇。

七零一研究所年初就接受了海军和总装备部下达的指令,以金龙电池为核心,并应用其他的先进技术研制新型的导弹护卫艇。他们研究后提议在红箭级的基础上改型的方案,以便尽快拿出拿出产品来。军方批准了该方案,改造任务书规定:

——拆除柴油机和油箱,安装二套2000千瓦和4000千瓦串联的电机组直接驱动双推进轴,配置24000公斤金龙电池。冲击航速34节,短时间的航速可达36节。适应新的战术:随舰队航行时通过电缆由大型舰只供电,向敌舰冲击时脱离电缆以冲击速度出击,攻击敌舰后高速脱离战区,然后以巡航速度返回供应舰补充导弹和弹药,接上电缆进行充电和航行,以便再次出击,如果直接更换电池,则可立即再次投入战斗。由于拆除了3台庞大的柴油机和油库,又可以减少12名定员,还换装了半导体空调系统,舰员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利于长时间的随舰队巡航。

——艇体进行隐形改造,以能吸收一部分雷达波的合成材料封闭艇的上部,艇体表面涂强烈吸收雷达波的涂料,有了外壳的保护涂料不易损坏。由于金龙电池的密度大,放置在艇底保持了重心。

——装置了半导体空调系统,进一步改善舰员生活条件。

——加强了数据通道,可以接收友邻舰艇、预警机、直升机,甚至侦察卫星传输的图象信息,直接输入火控系统,大大加快了攻击的速度和精度。

——艇底着水部位粘贴人造鲨鱼皮,以进一步降低噪音,并可节电,提高航速。

——武器装备仍为三联装鹰击八号导弹发射器两座,但已经可发射C-802D和C-803B这些新型反舰导弹了。1门双37毫米近防炮,既可作为防空火力,也可发射钨芯穿甲弹、穿甲弹等作为舰炮。撤除了2门双联装30毫米炮。

最大的变化是可装备1架超轻型直升机,这是继以色列后,第二型装备直升机的导弹护卫艇。在年初接受任务后,项目组就提出要求装备舰载直升机,总装备部委托南昌直升机设计局同步设计一款适用于护卫艇的舰载超轻型直升机Z-2H,其战术任务可不轻:侦察、中继制导、搜救、补给,攻击小型舰艇。

设计局接受任务后,决定以我国已投入批产的一款1吨级的超轻型直升机为基础进行改型设计,组织了最强的技术力量来设计我国的第一款舰载直升机。一台扁平的300千瓦的直流电机就像是吸在机舱的顶上,伸出机顶的轴直接驱动一副直径8。2米的3叶无铰碳纤维旋翼,无铰旋翼是很适合超轻型直升机的。采用我国独创的旋转尾梁外壳来产生抗扭力,无尾桨。机身极具特色:通长的机舱,后舱门上半截向内开启,下半截向外放,可与机舱地面齐平;机舱下面略宽,两侧是二个长条型圆筒密封舱,4个跪式抗冲击起落架轮可收入其中,220公斤的金龙电池也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