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因为这个时候,冬谷部落的实力已经与四个部落的总体实力相加也不逊色多少。真的硬拼起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只是面对冬谷部落如此疯狂的扩张,作为老对头的海尔格松等人却忍不住奇怪起来。

狼人、熊人他们到是可以理解,这些种族的战士就算无法跟北地人相比,至少也是有些威胁的,再加上每个这几个种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数量多了也是股不小的威胁,可是…

“大耳怪,他们收纳这么多的大耳怪做什么…”

帐篷中,无论是海尔格松还是阿尔玛斯等人,几乎都发出了这样的疑惑。

即便睿智如莫罗斯,也对此满头雾水。

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他们悄悄的到盐湖附近看一眼,便知道他们究竟是在干什么了。

——————————分割线——————————

盐湖,这座曾经被当作是鸡肋的咸水湖,如今已经彻底成了一座工地。

近千的大耳怪,在数十个狼人、牛头怪还有北地人的监督下,在湖畔旁疯狂的忙碌着。其中的大部分都在匆忙的用木桶从湖中取水,然后倒入摆放在距离岸边不远的大锅中,剩下的部分则是守在大锅的旁边,不断的往里面填柴加薪…

如此繁忙的景象,几乎让人难以想象是发生在北地。

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还是源于一个月前发生的事。

一个月前,在经过了初步的忙碌后,终于有一锅盐被蒸煮了出来。

尽管数量不是很多,过程也很麻烦,蒸煮出来的盐更是杂质甚多,可那毕竟是盐,是这里最珍贵的调味品。

北地看似贫瘠,其实广袤的土地下隐藏着数不胜数的财富,只是因为这里地广人稀,从未得到过充分的开发。这里就像是西伯利亚一样,看似荒芜,寒冷,可是这里的土地下却蕴藏着无数的宝藏。

唯有盐,能找到的盐矿却少的可怜。

这也让盐成了这片土地上十分珍贵的调味品,过去这片土地的居民不断对外展开掠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从外面掠夺盐。这个理由对旁人来讲或许很荒谬,可对这里的居民来说却再现实不过了。

后来这片土地上的居民愿意跟外界进行有限的交流,也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想象,一座盐矿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盐湖有盐,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里的盐却需要通过蒸煮的方式才能获取,这就比较麻烦。因为跟寻常的盐矿比,这里的盐需要非常复杂的方式才能获取。

比如说,蒸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其实煮盐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加工方式。

在真正的沿海海岸,海盐主要是通过日晒法来获得。炙热的阳光下,海水很快便会挥发,而后变成一种由盐形成的卤水,之后稍加简单的方式便能获得海盐,这便是最简单的方式。

麻烦的是,北地的气候根本不适合日晒法,就算是将湖水先弄到岸边让太阳去晒,寒冷的天气也只会将湖水凝结成冰。

他们如今打捞湖水,也给先将上面的冰层弄破,而后才行。

别无他法之下,就算明知道蒸煮法非常麻烦,成本也极大,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

先前一系列的征讨,也是为了获得充足的人力。

毕竟单凭百十多个大耳怪,产能堪忧啊。。。

第八十三章 产能

蒸煮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加工盐的方式,但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

日晒法固然很好,但并不适合北地,这里的气候实在是太寒冷了。不像海边那样拥有潮汐这点,更是几乎成为了致命伤。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动用人力物力,将湖水从湖泊里捞出来,然后那么一点一点的蒸煮、加工,最后萃取出严绍需要的盐。

严绍会征服那些看似无用的大耳怪,让他们为自己效力便是如此。

在北地,如果单纯考虑劳动力而不是战斗力的话,那么人口基数最多的大耳怪无疑名列前茅。其他诸如狼人、牛头怪或是熊人这样的生物,更适合做为战士来使用。

即便是被当成工人,也应该是放在更重要一些的位置上,一些大耳怪无法承担的任务。

万幸的是,北地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大耳怪。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冬谷部落的勇士已经征服了十多个大耳怪的部落,使得隶属于冬谷部落的大耳怪数量达到了近两千的程度。

按照辛德拉尔的说法…

“塔那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