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准备迁都 (第2/3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难之役中,运河多处破坏,重修运河,需要一千万两以上,而且每年还要投入二百万两维护。这还不算打造漕运船只的钱。”

朱棣哼道:“用不了这么多……工部报的预算是三百万两。”

“他们没算征召民夫的钱,如果陛下还向以前那种,无偿召集民夫,山东必反……吧陛下可以去问袁纲。”

朱高燧也连忙道:“父皇,此事孩儿知道一些,山东属实太苦了,袁巡抚顶着身败名裂,把孔府田产还给老百姓……好些山贼土匪都招安了,看样子没有三年五载,别想恢复。要是大举征召民夫,只怕现在做的,功亏一篑。”

朱棣听得眉头紧皱,没法无偿征召民夫,想要修运河,开支肯定非常巨大。

“景昌,朝臣没说此事,你们却是这个看法,道理何在?莫非要哄骗朕?”

徐景昌笑道:“陛下,过去您要迁都,朝臣反对,如果您下定决心,一定要迁都,他们不敢明着反对,那又会怎么样?”

朱棣一怔。

朱高燧笑嘻嘻道:“自然是加倍了……如果真的闹出了民变,他们就会说是父皇迁都闹的,骂名就让父皇背,可以逼着父皇下罪己诏,甚至打消迁都的念头。”

朱棣大诧,“老三,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朱高燧道:“孩儿这不是管着邸报吗,接触了不少文人,他们的手段也不难理解。”

朱棣思前想后,无奈长叹。

这就叫逢君之恶!

身为天子,反对你的那些,未必是忠臣,但是全都顺从你的,也未必是好人……朝政之复杂,远非外人能想象的,而且身在局中,也未必看得明白。

尽是修造运河这一项,就很让人头疼。

不过朱棣又岂是轻易退缩的人。

“景昌,你方才说了两万……万两,除了河工,还有哪些开销?”

“接下来就是营建北平城的开支了……王府要扩建成皇宫,一切按照应天规格,光是三大殿,没有二百万两也不够。而且天子到了,就需要修建外城,拱卫圣驾。一个外城,也要五百万两以上。而且六部五府,所有衙门都要搬迁过来,这也是一笔巨款……光是建筑成本,就要三千万两以上,而且还要拿出两千万,进行征地补偿。”

“征地?什么征地?”

徐景昌道:“陛下,燕王府周围的房舍肯定要拆了,衙门兴建也要土地,还有上万官吏北上,也需要住处,他们肯定要占用北平百姓的房舍,朝廷不能不给补偿,陛下不能让百姓伤心啊!”

朱棣的眼前,突然闪过百姓热烈欢迎自己的场景,属实不能白白占用民宅。

“当真需要两千万两补偿吗?这也太多了。”

汉王朱高煦突然道:“回父皇的话,前些时候,为了将卫所土地转给整个卫所……顺天知府衙门已经和卫所签了约书,不许随意征用土地……如果一定要征用,需要给予三倍补偿。由于北平城也在其中,城里的百姓也拿到了相同的约书。”

朱棣先是皱眉,随后脸色瞬间变化!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某些人嚷嚷支持自己迁都,实际上却给迁都设置障碍,像这种补偿的标准,你怎么定的出来?

“徐景昌!朕让你现在收回!”

徐景昌忙道:“臣遵旨……只是臣斗胆恳请陛下深思熟虑,毕竟如此一来,会伤了北平百姓的心。他们热情欢迎陛下,一心忠于大明,视陛下为父,君父如何能辜负万千百姓,北平父老啊!”

朱棣顿时气得眼珠子瞪圆,切齿咬牙,怪不得那么多人来迎接自己。

“徐景昌,你小子比蹇义和夏原吉他们还可恶!朕来北平这一路上,你很忙啊!原来你忙的都是这些事情,你给朕挖坑,你欺君了!”

朱棣气得拍桌子,徐皇后愣了少许,也明白过来。

她先是轻咳一声,而后对徐景昌道:“你这么干,固然是爱惜百姓,出于好心。可陛下要迁都北平,你也是知道的,你不该让陛下失望啊!”

徐景昌思量再三,终于鼓足勇气道:“回陛下的话,臣以为此时的北平,并不具备成为大明都城的条件……北方凋敝,产出太少,最基本的粮食物产,都要从南方供应,国家府库空虚,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迁都……臣方才还有好几项账目没有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陛下要迁都,就必须对蒙古人大举用兵,至少要把他们驱逐出漠南,才能保证北平安全。大举用兵,种种开支,也是几千万两不止。而且死伤将士还需要抚恤,如果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