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还是指敌后战略进攻而言。如上面所说在全国抗战来看,这个敌后战略进攻,仍是局部的进攻,又是为着达到整个抗日战略相持阶段之目的(当然也是为着将来的反攻),不是整个战略进攻的。

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不同了!过去敌人主要是对我正面进攻,现在是主要的转向我敌后根据地扫荡了。这是一方面。在另一方面,过去我们在华中敌后是大的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时候,现在是开展敌后任务基本上完成,又转到坚持与巩固根据地的时候。因此,我们敌后执行的战略进攻方针,应暂告停止,即应该转到开始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方针了。只有认清这一方针,坚决执行这一方针,加紧准备反扫荡与反清乡,才能打破敌人的企图,才能够坚持与巩固根据地。如果没有根据地,就成为没有阵地的作战,结果将会失败的。

要知道,在敌我力量没有基本起变化以前,我们在敌后的战略进攻是有一定限度的,敌人的防守也是有一定时间性的。如果没有认识这点,会忘记了我们的战略是防御的,持久的方针,将会走入极错误的速战速决战略论中去。我以为我们在敌后有个别地区,不能坚持而失掉,就是由于只知道过去的战略进攻,不会相机的转到战略防御,同时也不能适时的部署战略防御的各种工作所造成的。所以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在敌后游击战争,只要进攻不要防御的见解,是错误的。

那么现在敌后游击战争,采取积极战略防御方针是根据什么条件呢?它是根据下面的几个具体条件:(一)敌人对我全面战略进攻业已停止,现在采取保守其占领区的方针,因此估计敌人对我敌后军用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将是必然的,并且现在敌人已开始这样做了!但敌人这一企图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兵力不足,我国幅员广大,它并不能处处进攻,亦不能处处驻守,更不能作永久的扫荡与清乡与永久驻守很多地方。同时敌人进行的是侵略的野蛮战争,在政治上处于寡助,没有得到国际国内人民的同情,尤其被占领区人民的不同情,因此敌之力量是向下的,它是越打越弱的,最后必然失败的。

(二)我们在敌后发展的任务基本上已完成,现在主要的是粉碎敌人的扫荡与清乡,保存与巩固根据地和军队的时候,不是继续战略进攻的时候了。目前我之力量虽处于劣势,处于被进攻的地位,但我有击退敌人完成战略防御之任务,同时我所进行的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在政治上是占绝对优势的,有广大人民的积极赞助与参加,又有国际爱好和平人士的同情,特别沦陷区人民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关怀,热烈的赞助我们。因此我们力量是向上发展的,是愈战愈强的,结果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三)我们总的任务是继续坚持敌后抗战,完全巩固根据地,聚集力量,准备反攻,这是互相联系的三位一体的任务,不能孤立的去看(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决议)。在目前情况下应该以巩固与坚持根据地为中心,因为根据地能够巩固与坚持才能继续坚持抗战,才能保存与聚集力量,准备反攻,以取得最后抗战胜利。如果根据地不能坚持与巩固,新的力量就无从准备,即原有力量,也难保存,而没有力量,就谈不到巩固根据地与坚持敌后抗战,更谈不到取得反攻胜利了!所以目前必须动员一切力量,首先要完成坚持与巩固根据地之中心任务。

由上述情况与任务来看,如果我们完全采取战略进攻,不转到战略防御的话,那就会实行过早的与敌决战,这是不对的。反之,完全采取消极的战略防御,实行退却逃跑,放弃根据地,则更是错误。现在坚持敌后斗争,只有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的正确方针,才能完成总的任务。

(四)怎样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呢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任务,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第一,要在思想上一致,这就要做到全体干部与军民都认识积极战略防御方针,乃现阶段坚持敌后抗战的正确方针,只有坚决执行这一战略方针,才能完成巩固根据地之任务,同时又要认识这样的战略防御是处在敌强我弱形势之下执行的,为一种极困难极复杂的事情,如果粗枝大叶,出于主观卤莽态度,则必致于偾事,务须细心多方研究,有了认识一致,思想一致,才能共负艰巨,达到积极战略防御的任务。

第二,要有正确的军事动作,依我各根据地目前的情况,其一般的动作应该是:(一)划分游击区与准备战场和后方:甲、划分游击区:应把根据地周围,划成为若干个游击区(大的可再划分为若干小的),就地坚持,就地游击。这些游击区的划分须依敌我情况,以及地形交通等条件而决定。但每一个游击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