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2/4页)

,没有在这件事上瞎掺合。

在户部文书南下的同时,那些隐藏在上海港的运粮船大张旗鼓地朝杭州港而来。永璇知道文书下来起码还需要几日,如果不给杭州百姓一点信心的话,只怕自己这边就要“兵败如山倒”了。

“金先生,让人放出话去,就说上海港来的这批粮食乃是江南招商局储备的第一批粮食。待这批粮食平价售完之后,第二批粮食也会跟着来杭州港。”

“属下知道了。”其实金镛也知道,这次的船队乃是江南招商局的全部家底了,若是此役败了,只怕江南招商局十数年内不敢再进江南了。

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杭州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带着米面及生活必需品朝杭州而来。

“哎呀呀,听我们上海的那小子说,那运粮船都是积年走海外贸易的,怕是一艘船有好几百万石粮食吧?”

“啧啧,这么大的船,咱们杭州港停得进去么?”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大不了停在舟山那边,咱们用小船运进来就好。”

“那八王爷不愧是搂钱王爷,这手指缝漏一点,咱们杭州老百姓就有福了。”

“是啊。回去我要告诉我那婆姨,这米面什么的过些日子再买,横竖现在够吃了。等那平价米面来了,老子可要大买特买了。我们家的那几个半大小子可是好几天没吃干的了。”

杭州城这些纷纷扰扰的话语自然也刺激着胡荣,如今的胡荣已经没有几日前浙商领袖的风范。张辏х�笞抛约旱拿�觯��黎�舱�游枳糯蟀舫�约捍蚶础H舨皇窍�谜饬饺瞬欢耘蹋��俨畹憔鸵�晕�抨'琦乃是永璇派来谋夺他财产的人了。

“胡公,如今该如何,我们就全凭您老一句话了。”浙商中苦不堪言的不止胡荣一人。

其实相对于招商局这种准近代的商业化组织,浙商还是一个刚刚从地主阶级中冒出头的资产阶级。他们本质上还是地主,但是却试图朝近代化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可惜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咽喉已经被捏在别人的手上。

“罢了罢了。”胡荣长叹了一口气,“去请李万林过来,咱们同八王爷讲和吧。”

在胡荣心底,跟永璇合作还是好过跟张辏х�献鳌2还茉趺此担�庥黎�耸恰肮佟保�诨�墓�裥牡祝�怨俚木次坊故怯械摹:慰鲇黎�壮隼吹暮献鞣桨富故呛�倌芄唤邮艿模�黎�M�胝闵坦蚕迨⒕伲��皇墙�闵倘�客滔隆�

永璇这一手的确震慑了不少浙商,在传出胡荣已经向永璇投诚的消息之后,其余浙商争先恐后地朝平湖山庄而来。毕竟越早投诚,在永璇心中的份量也就重些。

不多久,永璇的客厅里就坐满了浙商。当然,能坐在客厅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商人。其余人等只得站在厅里。能坐在客厅上首的一个胡荣,一个李万林。胡荣乃是浙商领袖,而李万林则是浙商中最早投诚永璇的。

相对于胡荣,其余浙商对李万林的感觉更接近于嫉妒。在他们眼中,李万林不过站队站得早罢了。

“王爷,如今杭州城里情势着实紧张。前些时候,我等不识王爷好心,如今还望王爷救我等一救。”胡荣自然是先开口。不仅因为他是浙商领袖,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挤兑风波”中,他的兴隆米行陷入得最深。

“胡先生,”永璇还是将该摆的态度都摆了出来,虽然胡荣如今落了难,但是永璇也不敢小觑这位纵横江南商场数十年的老狐狸,“您老执江南商界牛耳已经二十余年,当年我在京城也是听闻过先生风采。阁下的兴隆米行号称华夏第一米商,甚至京城里四成的米铺都是阁下名下的产业,这一手经营之道让小王不得不佩服。”

“王爷谬赞了!”胡荣开始心里叫苦,这将自己捧得越高,只怕待会开得价码也就越高。

“敢问胡先生一句,如今贵行的米券主要在哪些人手里?”

“大部分在那张辏х�氖掷铮�碧峒罢抨'琦的名字,胡荣的语调就有些狠了,“还有部分在杭州百姓手里。”

“再问胡先生一句,如果要赎买这些米券,大概需要多少钱?”

“合计300万元,如果再打压下价格,可能在270万元左右可以全部吞下。”

“原来面值千余万元的米券,在杭州市场还曾炒高至1500万元的兴隆米行米券居然只剩下300万元不到的市值了,难怪老百姓都去围堵杭州府衙了。”永璇淡淡地说,“胡先生,如果我不施以援手,敢问兴隆米行该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