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部分 (第2/4页)

第三混成旅、第八混成旅三部主力外,尚有湖北陆军第一师、第二师以及多个番号不明之部队,目前总兵力约七万人,鄂军主力目前屯兵于汉阳府一线和南方联邦黎元洪部、张彪部进行作战,目前该地的战局亦趋向于稳定,双方皆无力突破对方防线。”

说完了这两个已经和赵东云达成了联盟协议的军阀势力外,方壁永就是把话题转到了皖军身上。

“两江皖军方面,过去两月来段祺瑞大力重建了第四师之第七旅,情报显示该部已经恢复齐装满员,另皖军之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也已经紧急从广东北上,上述两部总数约三万五千人,作战经验丰富,士气较高,装备之火炮以及重机枪足额完善,其战力不容小窥,乃是我军渡江作战首要之敌。

皖军之另外一支中央部队,即姜桂题之中央陆军第六混成旅目前还在广东方向,据查该部在广东西部地区和端方所部进行交战,短时间内应当不会北上。

除上述三支中央陆军部队外,两江方面尚有多支省军部队,其中去年被我军击溃的多支两江陆军师已经得到重建,据查皖军拥有两江陆军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两江陆军第一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浙江陆军第三混成旅等多支部队番号,上述省军战斗力掺差不齐,战斗力较强者有两江第六师,而新编、重建的几支部队战斗力则是要差很多。

上述皖军总兵力应当在二十万左右。”

方壁永的话并没有夸大,段祺瑞扩军的本事一点也不比赵东云差多少,虽然段祺瑞受限于人力和物力因素,导致扩军的成本要大很多,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钱啊,去年在江北丢了好几万人的段祺瑞眉头都没眨一下,这才没两个月呢,就是把那些被击溃的部队又重建了起来。

第三百八十二章 渡江作战方案(二)

这皖军的二十万野战兵力甚至是要超过奉军的目前十七万野战兵力的。

只是两者的精锐主力部队相差较大而已,奉军的主力有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以及尚未经过大规模战争考验的第十四师,第四混成旅勉强也算得上是主力之一,再算上骑兵和炮兵部队,总数约在七八万人。而皖军能够堪称主力的只有三四万而已。

双方的二线部队素质相差也较大,奉军南下的第一师、第八师、第十一师、第十三师以及第一混成旅这些虽然在奉军里算是二线部队,但是战斗力并不差,至少比其他军阀的省军要强太多,皖军那边的省军虽然也有少数几支部队,比如两江第六师战斗力不算差,但是绝大部分两江省军还是干不过奉军的这些二线部队的。

整体而言,受限于军官素质和武器因素以及训练水平,皖军的战斗力整体上要差于奉军一个层次。

但是在两江方向,双方的差距却是没有这么大,奉军虽然有十七万主力部队,但是在河南以及北方留守的部队比较多,能够参与两江方向战事的部队也就十万人左右,而对面的皖军在两江方向汇集的兵力可是超过十万人,随着广东方向战事的结束,皖军抽调了大量部队北上,其中就包括了中央陆军第二混成旅这支皖军里仅次于第四师的主力部队。

这个第二混成旅虽然挂着混成旅的名头,但实际兵力早已经膨胀到万人以上,说是一个师也不为过,该旅和之前的第四师一样,南下作战的时候几乎转战大半个中国历尽数十场战事,连战连胜未尝一败,作战经验极为丰富、部队的军官、士兵素质较高,士气高昂,装备水平也不差,说是一个旅但是却辖有两个炮兵团总数将近四十门身管火炮以及不少于四十挺的重机枪,这等装备的混成旅放眼中国也是独一份了。

第四师和第二混成旅为主力,再辅以近是十万人的省军部队,就是皖军在长江方向的主要兵力了。

单纯以兵力对比而言,实际上两江方向的奉军是要少于皖军的,但是目前奉军处于攻势,皖军只能被动防守也就足以说明有时候数量并不能说明一切。

方壁永说完皖军,还顺带说了说南方联邦方面的情况,不过目前来说南方联邦对赵东云而言还不算大问题,在没有解决段祺瑞之前,他和南方联邦并不会发生直接的接触,再者南方联邦近期变化也不算大,湖北和湖南那边依旧老样子,张之洞的手腕还是相当不错的,不仅在湖北挡住了王士珍,还在湖南拦住了皖军的进攻。陕甘的赵尔巽也不错,凭借一个第十九镇让吴凤岭愣是空有陕甘晋三省巡阅使的头衔,但是却无法进入陕甘地区。

至于两广方向的端方就悲剧多了,自从第十镇覆灭,锡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