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准备 (第1/2页)

好书推荐: 无限见稽古

双叶郡。 在富岛第一核电站上方1000米高空,一架自卫队的“us2”水上飞机低速飞过,然后又掉头回来,围绕着核电站不断绕圈。 应急保障救援队的五国负责人都坐在飞机的左半边,透过舷窗观察着下面的情况。 虽然水上飞机不如直升机方便,但安全性更高不易坠毁,至少还能滑行到海中降落。 田战现在身上还穿着亮橘色的全身防护服,一手扶住舷窗一手抓着盖格计,后者一直在“格格”地叫着从未停止。 水上飞机的内层也贴了一层铝箔为主的防辐射材料,虽然机舱内的数值已经很低,但还是不容忽视。 “贝利,能让飞机再下去一些吗?” 上校摇摇头,他可不想冒险。 这次实地考察还是应田战的强烈要求进行的,水上飞机还搭载了他们的探测仪。 国内派过来的队伍已经初步锁定了下沉堆芯的位置,但依然存在些许误差。 同样需要使用钻地弹的露西亚也差不多,他们打算就这样,大不了使用一颗更大当量的弹头,反正存货有的是。 下沉的两个堆芯位置挨得并不算远,至少对于核弹不是,所以攻击的间隔需要尽可能短以防止另一个堆芯产生大的位移。 贝利对这些不感兴趣,反正太平洋舰队的打算是测试一下潜射导弹,计划改造一枚三叉戟让一艘俄亥俄级从太平洋发起打击,试试看阿美的看家本领有没有退步。 其余两方他收到的指令是尽可能多的收集数据,尤其是弹道轨迹和毁伤效果。 原本六角大楼计划出动一架b1b轰炸机空投,但前几天“雷暴”突然再次出现,又刷新了人们对它的战力认知: 不仅仅环绕了整个岛国,甚至连带巡航了夏威夷,这样判断下来它的航程绝不会少于,甚至是公里。 这个距离太敏感了,航程两万多也就意味着巡航半径至少一万公里,沿着太平洋航线“雷暴”完全可以沿到阿美的西海岸溜达一圈再大摇大摆地返回,甚至能顺带吓唬一下夏威夷! 从西太平洋出发,直接威胁到西海岸! 而且这还是一架隐身飞机,虽然有很多人仅凭借肉眼和耳朵都能找到它,但雷达这次完全找不到目标,就好像看到的都是幻觉一样,根本无法锁定。 国会立即意识到两大洋提供的天然屏障已经出现了巨大漏洞,并非不可逾越或者需要单程送死,这种恐惧感让他们极度不安,急切地需要展示力量,所以才将b1b替换成了俄亥俄级,证明自己依然强大。 自那天以后一向不苟言笑的田战在贝利心中就变得有些可怕起来,他十分肯定“雷暴”的这次行动是对那天示威的回应,而事实是这次绕岛飞行后示威队伍虽然没有立刻解散,却也没有更进一步行动了。 水上飞机围绕着核电站飞了一个多小时才返回到机场,然后地勤对上面的所有人进行轮番消洗,最后再把飞机推进专用的机库等待检修,这架飞机在未来几个月都只会用于辐射区飞行。 田战从消洗舱出来换了一身衣服,和同行的勘测队伍交流后叫住了其余四方的人员: “各位,我们已经能够完成最后的精确定位,考虑到堆芯依然在下沉,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开展行动,否则第二次勘测只会更复杂。” 对于富岛的污染清理问题,iaea又重新进行了调整,并确立了最后的方案: 由于钻地弹同样会产生小幅度的大气污染,所以顺序依次定为1号堆芯清理、2号堆芯清理、最后才是空爆清理辐射。 而且因为两个堆芯还在持续下沉中,清理必须尽快展开,以免定位又出现错误。 田战的提议非常合理,其余几人也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 谢尔盖:“田,那你认为多久最合适?” 田战:“两个月之内,我们在国内的队伍已经启程,需要一个月来继续完成勘测和熟悉环境,剩下的一个月时间里择机开展行动。” 谢尔盖:“那我们也差不多,不过导弹准备还需要一点时间,可能需要1月才行。” 两人最后都看向了贝利,后者只能一摊手: “我需要先询问国内的进度……不过我想应该问题不大,噢……你们或许可以提前到12月24日之前,这样我们就能赶上平安夜。” 田战:“这里的居民……会觉得很平安?” 贝利:“至少太平洋舰队会。” “……” …… 11月22日,京城。 新远的c810又落在了首都国际机场,林炬一脸无奈地走下舷梯,在他后面是虎视眈眈的佘院士。 九章号前几天的飞行对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但更大的是林炬本人居然也登上了这艘飞船。 这样的组合立刻让外界对国内的宇航技术有了全新的认知,感受到了与其他航天机构已经完全拉开的档次。 不管其他各种宇航专家如何揭露“九章”号只不过是过时技术披上了新皮,但有句话叫帅是一辈子的事,九章号直接在全世界大范围圈粉,这几天网上传播的都是飞船起飞降落的视频,每天都有人跟踪拍摄已经装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