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1/4页)
何从,还真是颇费思量。
想到这里马谡不免又有些头疼了。似乎现在让自己头疼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了。就算自己再怎么擅长和稀泥、耍滑头,最终还是很难尽如人意。事到如今也只能一声苦笑,见机行事了。
马谡这是因为摆不平人际关系而苦恼,事实上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因为摆不平人际关系而苦恼,那就是身在许昌的曹孟德先生了。自从南阳大败之后,曹操的日子并不好过。刘备的反击来得迅猛异常。更兼河北的叛乱迟迟无法平息。就算是有曹真前去平叛。但是这次叛乱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一些。更有刘备此刻攻打河东郡,这些叛军眼看外援将至,一时间闹得更凶了。
曹操绝对不是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相反他的权谋之术,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但是就算是他,现在面对这样焦头烂额的局势。也是不免有些力不从心了。在回到许昌之后,曹操只待身体稍稍恢复。就立即理事。
“长文,下个月豫州和兖州的夏粮就要收获了。此乃眼下的头等大事。切不可疏漏了,你要小心在意!”曹操向一旁的大司农陈群叮嘱道。眼下曹操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不济,现在新的粮草收上来,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陈群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所在,自是连连答应不提。
叮嘱了陈群之后,曹操又是拿起了另一份公文,这一看不打紧,顿时嘴角也是一阵的抽搐:“连兖州都有人反了?”曹操有些难以置信地道。
兖州的陈留郡乃是曹操发家之地,曹氏、夏侯氏又都是兖州望族,根基颇深,而且是人脉极广。在曹操治下几州中,兖州虽非最为富庶、最为殷实的一州,却绝对是一直以来人心最为稳固的一州。当年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之时,吕布曾在张邈、陈宫相助之下,豪取兖州大半,仅鄄城、范、东阿三城为荀彧、程昱和曹仁所据。那一次,险些令曹操成丧家之犬。但曹操一回师,兖州多半郡县便又重新立即是倒戈归降。
现在居然连兖州都有人造反了,这就由不得曹操不警惕了。虽然此次举事的规模很小,甚至没能超过一郡之地,而且在举事不过十天之后,就由当地的太守发兵征剿。但是曹操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在连战连败之后,自己治下的人心已经不是那么稳固了。动乱的种子已经埋下,一旦敌人再“浇水施肥”,那么自己很可能就会身陷内乱之中,不可自拔了。
曹操一时间眉头紧锁,不知道该当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是许昌太守曹丕有事求见。曹操虽然颇有些意外,但还是让曹丕进来。
不多时曹丕大踏步走进来,看到曹操之后深施一礼道:“拜见父相!”
“罢了,子桓,你此番前来,有什么事吗?”曹操看了看曹丕之后,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缓缓开口问道。
对于曹操的态度,曹丕倒是不怎么在意,直接开口道:“孩儿此番前来,只为眼下危局而来。孩儿有一计,或可挽回局势!”说完将手里的一卷文稿递上去。
曹操有些纳闷地接过来,拆开一看也是一愣,忍不住开口低声道:“九品中正制?”低头查看的他没有觉察到,一旁的陈群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诡笑。未完待续。。)
s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别有用心的大杀器
“眼下并州、兖州诸州多有叛乱,其根源在于各大宗族未能尽心尽力,为朝廷出力。 。)各大宗族乃是江山社稷的根基所在,若无诸宗族支持,则许昌朝廷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自然也就无以为继了。因此孩儿不才,特拟此九品中正制,取代先前的察举之制,一则可为国家选拔人才,二则可以笼络各大宗族,为国家所用,诚可谓一举两得,还望父相明鉴!”看着陷入沉思的曹操,曹丕也是谏言道。
听了曹丕这话之后,曹操也是有些不置可否。适才曹丕进献的这个九品中正制,和眼下选拔人才所采用的察举制,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中正官的设置。按照此法,州中设立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多由地方宗族门阀首领担任。各州郡的人才选拔,就由中正官来确定,然后再拟定人物的品级,分别予以官职。
以曹操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出这其中的关键所在了。在这乱世之中,各路诸侯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往往给予世家大族极大的优惠政策,曹操自然也不能免俗。因为他知道,现在想在这个乱世之中发展,绝对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但是一旦他们的手中的实力过大,那就容易引起尾大不掉之势了,到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