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开 (第2/3页)

在区块链上的公共网络游戏”很好奇。

也没有过多地废话,两人直接打开电脑,进入了白泽的界面。

正如王建成所说的一样,现在的白泽已经脱离了对话机器人的范畴了。

当然,它仍然是一个对话机器人,但在区块链上,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用自己的算力对这个机器人进行训练,而这些训练最终会富集在一个事实上的“中心程序”上,提升白泽整体的智能化程度。

这真的算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至少从ai训练的角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王建成所说的所谓“具有游戏性”的交互功能,游戏性有些低得离谱了。

他纯粹是扒下来了一些经典的棋牌游戏,或者是其他的竞技类游戏,而唯一算得上有创意的,就是引入了一个海龟汤的玩法。

简单来说,就是人出题,ai编故事,然后人再纠正。

但这玩意儿训练效率很低,也根本没人去玩,这一点,从点击率上就看得出来了。

陈念舒了口气。

“很不错的思路但你这东西根本就不好玩。”

“直接点吧,把海龟汤换成跑团模式,让你的ai变成跑团主持人,可以被质疑和纠正的跑团主持人。”

“好想法!”

王建成立刻来了精神。

是的,每一次跑团本质上都是在构建一个新的故事,但规则又相对清晰,也就是说,奖励和反馈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又有趣味,又能吸引终端贡献算力,还能达成高效训练,太合适了。

“我马上加上这个模块!嘿嘿,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

“这不算什么办法就是一个想法而已。”

陈念摊了摊手。

“不管怎么样,试试看。”

“白泽肯定不是gai,这一点我也可以毫不避讳地跟你说了。”

“它压根就没有成为gai的潜质,路线是完全错的。”

“但是我总感觉,我在这个程序上,看到了某些不一样的可能性。”

王建成郑重点头。

“我明白!”

“这个路线我不会走错的,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嘿嘿”

月面基地的展开比陈念想象的还要顺利,当然,这并不算是“技术性”的胜利,而应该说是纯粹“设计上”的胜利。

基建狂魔在数十年的实操中积累下来的那些经验成为了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小小的铆接结构,一个小小的滑轨上的巧思,就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而模块化的思路更是渗透到了这个月面基地的每一个部分,借助有限的智能机器人的协助,一个庞大的月面基地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初步具备了形状。

办公室里,陈念坐在角落,大屏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展示着月面基地搭建的进展,而另一部分则是各个会场的现场视频通话画面。

此时发言的是陈果——是的,他们已经结束了技术讨论,开始进入到有关后续计划的综合调度安排了。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讲,广寒计划的进展是要比预期快上很多的。”

“按照我们刚刚获得的信息,嫦娥六号的发射时间大概会放在今年10月,距离现在还有大概六个月的时间。”

“这比我们原本计划的2017年2月左右提前了4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资源的调度上,我们也需要做出调整。”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倒不用担心预算。”

“聚变工业走出去战略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事实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先进技术并不会让我们失去优势,反而会更快地放大我们的优势。”

“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下面我们还是先讨论具体的事项。”

“关于嫦娥六号登月宇航员的选拔情况,进展得怎么样了?”

陈果的话说完,分会场里立刻有人回答道:

“很顺利,6名宇航员已经初步敲定,其中三名专业航天员,两名科研技术人员,一名检验人员。”

“说说检验人员的情况。”

陈果立刻追问。

实际上,“检验人员”这个名头,算是一种曲折的说法。

更直接的来讲,被选中的检验人员本身就是一种标志。

他不需要像专业航天员那样承担任何航天方面的工作,也不需要像科研技术人员那样去开展实际的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