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就算林安然往后提拔了,真的扶摇直上,那时候自己恐怕早就退休了,也不需要他帮什么忙。

陈存善把自己的如意算盘噼里啪啦好好算计了一番,终于决定向林安然提出这个要求。在他眼里,这不是一种交换,而更像一种拢络。如果不是看得起你,我何必找你商量?找你来,就是给足了你面子。

古时候拜把子是烧黄纸换帖子,现代官场上最有效的拢络手段则是进行利益交换。

就像做生意一样,一回生二回熟。

“那一切都拜托林书记了。”他得意地举起面前的茶杯,说:“以茶代酒,咱们碰一个。”

回到自己的桌旁,秦萍好奇地问林安然:“陈县长找你做什么?”

林安然咳了一声,想想又没什么必要跟秦萍说的太详细,便道:“是关于干部调整的事情。”

秦萍提醒道:“干部调整是党委的事情,彭书记管着呢,你最好小心点儿。我听说他们这两位平常就貌合神离,你别顾着讨好陈县长,把彭书记给得罪了。”

林安然又何尝不知道问题的敏感性?说白了,陈存善下一步棋他几乎都猜到了,今晚自己被叫到陈存善的桌上聊了这么一阵,恐怕明天县里就有风声吹到彭爱国耳中,而且消息还是陈存善故意泄露的。

作为书记的彭爱国,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向自己传达信息,恐怕下一步就会有县委办的人打电话让自己到彭爱国的办公室里去一趟了。

自己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工具,彭爱国和陈存善斗得热火朝天,而县里的一众干部就只能夹缝求生,凡事必须瞻前顾后如履薄冰,否则很容易会被贴上标签,莫名其妙就得罪了领导。

舞会散场后,回到自己的宿舍里,林安然洗了个冷水澡,脑子里还是乱成一团。

自己刚上任,调整干部是必须的,否则无法凝聚人心,人心不齐,往后的工作啥都做不成。

可是,一边是陈存善,一边是彭爱国,还有个朱得标在背后使坏,最后还有一直苍蝇一样烦人的白秀丽。

怎么才能破掉这个局?平衡点在哪里?

第二天一大早,朱得标早早就过来林安然办公室里。

俩人先是讨论了一下捐建中心小学的后续安排,捐款的资金会陆续拨到县财政的专用账户上,钱当然不能是太平镇一家独得,县里估计只会拨款将太平镇中心小学重建一次,剩余的资金估计会分拨给其他镇做教育投入。

林安然的意见是分明了,建学校的事由县里主管,秦萍肯定会负责监督,由财政局和教育局具体操作,所以太平镇这边只要做好配合工作便可。

俩人在这个问题上没什么过多的讨论,即便建小学也是工程,不过秦萍在秦萍的监督下,相信也没谁敢在这上面动手脚。

最后决定由陈港生负责配合一下便可。

谈完了学校的事情。朱得标递上了一份方案,说:“林书记,这份方案是根据县里的文件精神做的,你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咱们可以开个班子会,对具体工作布置一下。”

林安然接过文件扫了一眼,是关于农业合作基金会欠款清缴工作的方案,里头的内容和县里文件基本是一个样,除了改动一点点地方,其余基本是硬套过来。

不过,从文件里能看出来,整个滨海市对基金会的事情相当重视。为了能尽快回笼贷款缓解目前的形势,对执行追欠任务的人员划定了奖励,最高提成可达追回欠款的3%。

太平镇农业基金会的情况林安然看过相关的工作汇报,真个镇,欠债的农户总数高达两千万余元。若按照这个奖励规定,如果能够全数追回,则提成奖励高达六十万元。

这份新鲜出炉的方案显然是自己去省里见钱凡期间做出来的,朱得标行动也算迅速,不过林安然知道朱得标此人是无利不早起,估计看上了这提成的奖金,再一看下面列出的追缴欠款小组人员名单,果然全是朱得标的人。

不过市、县两级的文件林安然也看过,都是以政府线的人员为主。市里是代市长刘大同任领导小组组长,县里是陈存善,镇上挂他朱得标也没有什么不妥。自己如果硬要亲自挂帅,就有越界之嫌。

于是拿起笔在上面签了同意,递回给朱得标,道:“朱镇长,文件我同意,具体操作是镇政府负责,你是小组组长,事情要抓紧,但也是抓好。我提个建议,清欠的方式要注意,最近市里有些不好的传言,有些地方清欠已经展开,出现了打人的现象。”

朱得标笑道:“林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