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 (第1/4页)

宁已有了官身,却是不需要甘闲再为他置办什么家族之产。

两家老人都从邓瀚的嘴中得到了准信儿,自是心怀大慰,不过两位老人都是精明之辈,自然知道眼下的这个时候却也不是什么完婚的好时机,尽管严芷姑娘已经待字多年,可是时到今日,倒也不是那么着急了,而甘宁身负重任,此时的他也不会有安心娶妻的心思。

严颜也已经从成都那边得到了刘璋欲往汉中一行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其影响如何却是不需要人提说,以严颜这些人的阅历当能明白,这也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对益州来说。

不声不响之间,从先主公刘焉到现在独立为一方诸侯的益州,便要成为别人的麾下之属,发生这样的大事,总会有些波折的,即便是刘璋父子乐意,又有以张松为首的,诸多益州人的拥护,当然此时的严颜也是对荆州,对刘备没有了那份不忿,毕竟乱世之人,今日为敌,明日为友的事情却是太过正常的事情。

虽然此时的严颜和甘闲对于邓瀚这位促成了这件亲事的邓瀚很是感谢,毕竟以之前的情况,两人之间,两家之间也不过是只有那么薄薄的一层纸版的隔膜,而甘宁父子之间也只是需要有这么一个牵线之人居间说上那么几句话便能将一切的冰封以及隔膜化作春江水一般见暖人心。

可是为了这区区几句话,自是让邓瀚在这江洲和江陵之间近千里的水路上往来匆匆的奔波了一个来回,为了对邓瀚这一番的辛苦表示,严颜和甘闲两人对于这位媒人自是连连相请,不过邓瀚毕竟年轻,却是受不了两人这般的热情,且也因为有事在身,倒是以此为借口应承了在甘宁和严芷两人大婚的时候,亲来捧场之后,这才被两人放手。

等邓瀚轻身赶到南郑的时候,距离三方会晤的正式的时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不过邓瀚却已经得到了相关方面的消息,邓瀚自是为刘备在南征打着前站,而此时的汉中自关羽领兵到了雍州,再到张鲁离开也与之一起赶到了长安定居之后,阎圃却是顺理成章的接任了汉中太守的位置。

萧规曹随,阎圃自是不会轻动之前经过了关羽和张鲁两人结合了汉中的实际情况和荆州施政方针之后而形成的一些政策,故而此时的汉中虽然在人数上因为追随者张鲁的脚步而随之而北上了雍州有许多人,自是举家搬迁,使得汉中许多地方的人口户数有了很明显的减少,不过倒是没有给当地的粮食生产,商贸的发展造成了太多严重的伤害。

毕竟之前汉中的人口户数极多,而汉中毕竟不过是一郡之地,承担那么多,数达百万人的生活所需,尽管此地土地肥沃,然而却是地域不广,而这一次人口分流,倒是让原本那些紧张的农业用地得到了相应的缓解,而因为这两年随着荆州方面传播过来的新型的耕种模式,以及渐渐有了成效的农耕村乡之间的互助组织,使得人们耕种的效率有了相当的提高,故而虽然此时的汉中人口少了许多,却也无损于此时荆州刘备势力的粮仓的地位。

而此时的交州还在和江东的纠缠对战之中,那里的粮食收获短时间已经不能成为荆州的补充,不仅如此,随着战事的进行,荆州方面也要开始给前往交州的陆逊大军补充粮草。

这样一来,汉中倒是还需要担着给雍州输血的任务,毕竟即便是雍州在韩遂的手上的时候,为了保持部下的战力,维持他那多达十万余众的骑兵消耗,还是时不时的从长安的钟繇手上请求协粮草支持。

而今雍州各地还在恢复之中,当然自汉中新迁去的百姓,以及驻扎在长安以及雍州各地的将士们也是还没有建立起他们自力更生的储备,当然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雍州再怎么说也是先秦并吞天下的根基之地,八百里秦川也非浪得虚名的。

不过是之前的韩遂虽然野心勃勃,不过他的心机更多的确实专注在与人争斗之上,对于治下百姓的治理自是谈不上有多么的用心,而且雍州各地在这些年战乱之中,自是多有破坏,像那郑国渠,能够给雍州带来极大的利处,这些却都是是需要荆州人去花力气整治的。

当然这些事情,此时的关羽和徐庶已然在做了。

到了南郑的邓瀚,在阎圃的安排下,却是先期住到了驿馆之中,当然待刘备来了之后,自是会入住到阎圃的太守府。至于之前刘备为了张鲁在汉中另起的宅院,在张鲁走后,却也没有将之收回,却是被刘备亲自下令之后改作了五斗米教在汉中的朝圣之地。

对于刘备的这一提议自是让汉中的五斗米教信众对刘备以及荆州更添好感,即便是当初有意将那座府邸归还的张鲁却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