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4页)

是痛苦的挣扎。 但十余年之后,他将感谢沈一贯给予他的痛苦经历,要想在这个冷酷的地方生存下去,同党是不够的,后台也是不够的,必须亲身经历残酷的考验和磨砺,才能在历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首辅,在不久的未来,他将超越赵志皋、张位、甚至申时行、王锡爵。他的名字将比这些人更为响亮夺目。 因为一个极为可怕的人,正在前方等待着他。而他,将是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人。这个人,

叫做魏忠贤。 '1367' 万历三十五年(1607),沈一贯终于走了,年底,叶向高终于来了。 但沈一贯的一切,都留了下来,包括他的组织,他的势力,以及他的仇恨。 所以刘廷元、胡士相也好,疯子张差也罢,甚至这件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根本就不要

紧。 梃击,不过是一个傻子的愚蠢举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能够打倒什

么,得到什么。 东林党的方针很明确,拥立朱常洛,并借梃击案打击对手,掌控政权。 所以浙党的方针是,平息梃击案,了结此事。 而王之寀,是一个找麻烦的人。 这才是梃击案件的真相。 对了,还忘了一件事:虽然没有迹象显示王之寀和东林党有直接联系,但此后东林党敌

人列出的两大名单(点将录、朋党录)中,他都名列前茅。 再审 王之寀并不简单,事实上,是很不简单。 当他发现自己的上司胡士相有问题时,并没有丝毫畏惧,因为他去找了另一个人——张

问达。 张问达,字德允,时任刑部右侍郎,署部事。 所谓刑部右侍郎、署部事,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刑部常务副部长。也就是说,他是胡

士相的上司。 张问达的派系并不清晰,但清晰的是,对于胡士相和稀泥的做法,他非常不满。接到王之寀的报告后(奇*书*网*。*整*理*提*供),他当即下令,由刑部七位官员会审张差。 这是个有趣的组合,七人之中,既有胡士相,也有王之寀,可以听取双方意见,又不怕

人捣鬼,而且七个人审讯,可以少数服从多数。 想法没错,做法错了。因为张问达远远低估了浙党的实力。 在七个主审官中,胡士相并不孤单,大体说来,七人之中,支持胡士相,有三个人,支

持王之寀的,有两个。 于是,审讯出现了戏剧化的场景。 张差恢复了理智,经历了王之寀的突审和反复,现在的张差,已经不再是个疯子,他看

上去,十分平静。 主审官陆梦龙发问: “你为什么认识路?” 这是个关键的问题,一个平民怎样来到京城,又怎样入宫,秘密就隐藏在答案背后。 顺便说明一下:陆梦龙,是王之寀派。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等待,没有反复,他们很快就听到了这个关键的答案:

“我是蓟州人,如果没有人指引,怎么进得去?”

此言一出,事情已然无可隐瞒。

再问:

“谁指引你的?”

答:

“庞老公,刘老公。 ”

完了,完了

'1368'

虽然张差没有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但大家的人心中,都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

庞老公,叫做庞保,刘老公,叫做刘成。

大家之所以知道答案,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身份很特殊——他们是郑贵妃的贴身太监。

陆梦龙呆住了,他知道答案,也曾经想过无数次,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轻易地得到。

就在他惊愕的那一瞬间,张差又说出了更让人吃惊的话:

“我认识他们三年了,他们还给过我一个金壶,一个银壶。 ”(予我金银壶各一)

陆梦龙这才明白,之前王之寀得到的口供也是假的,真相刚刚开始!

他立即厉声追问道:

“为什么(要给你)?! ”

回答干净利落,三个字:

“打小爷! ”

声音不大,如五雷轰顶。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所谓小爷,就是太子爷朱常洛。

现场顿时大乱,公堂吵作一团,交头接耳,而此时,一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作为案件的主审官,胡士相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